目光往下瞅,第二個副標題是殺敵數報道。
“殺敵63人,鎮長、副鎮長死于槍擊,收民進度順利中……”
這殺敵數有點少……咸魚商人瞬間判斷出明日城沒有攻破南岸鎮,不然殺敵數應該有兩三百起步。
接下來的內容正文字體小了很多,排列也變得緊密,內容也詳細得多,讓咸魚商人一看就入迷了。
只見他一邊看一邊喃道:“南岸鎮內部貴族接管兵權,明日城軍隊本著和諧、自由、友善等文明策略,本軍沒有選擇強攻,而是選擇對城外災民發出公告,表示明日城愿意接濟這批災民,管吃管住,但是需要它們用勞動換取勞動報酬……”
第一版面講的事全是南岸鎮戰事的捷報,先講軍隊出征前的感言,中間講了講遭遇南岸鎮軍隊的過程,最后寫出災民收攏順利的喜報。
咸魚商人意猶未盡,看完第一版面,攤開報紙,看見第二版面不是講軍事行動,而是講起了明日城商業街有一家新店鋪開了。
“明日火鍋店開業啦,里面有湯鹵火鍋、清燉火鍋、水煮火鍋,本店有白銀城的牛肉和豬肉、少量獅肉(限量供應),水珠港的魚肉(大量供應)、硝石鎮的雞肉,以上由某幾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供應商供應食村。”
咸魚商人看到水珠港的魚肉時,忍不住大叫道:“不會是我賣的魚肉吧?”
咸魚商人不止賣咸魚,新鮮的魚兒也在他的經營范圍內,不過水珠港不止他一家賣魚,其他商人也賣魚。
看完第二版面,他又看向第三版面,講的是工地的一則小故事。
一名來自硝石鎮的狗頭人,經過勞動后,被評為明日城第三屆勞動標兵。
以下是勞動標兵獲獎感言:
“感謝明日城,感謝艾倫大人,曾經的我連飯都吃不上,兒子快餓死,我割肉喂子,硬撐著一路來到明日城。”
“明日城沒有拒絕我們,還用特效創傷藥涂抹我的腰部傷口,還免吃住,我實在太感動了……”
這是一個曾經割肉喂子的母親,純粹依靠勞動養活全家的故事,她的努力在水珠港里比較少見,底層獸人就算拼了老命努力工作,他們的努力所得都會被貴族或城主征收賦稅,最后會落地勉強度日的結果。
但這里就不一樣,努力工作就有出路,咸魚商人頭一次發現明日城和其他城鎮不一樣的地方。
他本以為,那只是明日城增加勞動力的應急方法,只適于創業初期,并不適合長遠發展。
但現在來看,有效的回報對建設而言有難以言喻的效果,它不止提高工作效率,還收攏了民心,讓明日城的獸人更有崇拜艾倫。
這是一種極強的個人崇拜,甚至上升到了信仰層次,單方面崇拜艾倫這個人類,無論它做怎樣的決定,都會狂熱地擁護他。
“賣報嘍,賣報嘍,明日城報紙今日首發,記錄今天發生的大小事!”
“想知道南岸鎮發生了什么嗎,快來買一份報紙吧!”
耳邊又傳來一陣賣報聲,小正太們也加入賣報行列,逮著那些中年大叔就是一頓猛如獅的推銷。
獸人們放下手頭的工作,用手里一枚銅幣購買報紙。
現在獸人們已不是當初的苦逼奴隸工,他們擁有更寬裕的生活時間,六點準時下班。
不過有很多獸人自愿加班加點,這里面固然有加班費的鼓勵成分,但他們是發自內心地想加班,想建設更好的明日城
站在這個充滿朝氣活力的城鎮里,咸魚商人心里萌生常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