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的檢查后,艾倫知道了這座工廠的加工能力是什么。
它具備3D打印功能,加工的精度水平達到一納米級別,比明日市的頂尖工藝高三個檔次。
一小時后。
運輸材料的卡車進入自動化生產工廠,工廠接收材料,定制化生產各行各業的工業母機的機床部件。
工廠不需要獸人監督,已經接入明日市電纜的它全程自動化工作,卡車司機到達指點的停車區域后,連車都不需要下,只要坐在車上等三十秒就行了。
司機在等待時候,搖下車窗,好奇地看向后面的車箱,看看機器人怎么弄。
停車場沒有出現機器人,智腦操控20米高的天車來到卡車上方,機械臂將卡箱扣住,摘上天空,再運送到指定區域。
這時候卡車司機得離開了,工廠的智腦把卡箱內的材料拿出來,由履帶自動運輸到掃描區,之后根據材料的形狀、密度、質量等數據統籌規劃,有計劃的加工。
加工完成后打包成件,放入卡車箱,由別的卡車司機運往目地的。
現在明日市已經開始量產手機,明日市生產的手機不是大哥大那種落后貨,它已經具備觸屏智能手機的功能。
移動網絡覆蓋明日市全市和附近的重要城市,半年前的人工智能也成長到能干活的地步,接管整座城市的攝像頭和網絡,接收到自動化生產工廠的網絡信號后,智腦收集當地的工廠任務,檢索司機的位置和當前的任務,綜合計算后,把相關的任務發送到司機的手機上。
次日早上,歐文從第一重工業廠出發,把一箱材料送給明日市新開設的自動工廠。
自動工廠非常高大上,看不見一名人類,工廠內只有冷冰冰的巨大機器走動,仿佛有一只看不見的大腦操控著它們。
看見這樣的工業場景,歐文不自覺地感到熱血沸騰,這就是明日市的科技魅力,他為此感到自豪。
“滴滴,您有新的運輸訂單,請前往一號自動工廠的A1區23號停泊位接收卡車箱子。”
司機歐文剛送完材料,還沒有開出自動工廠的大門,他突然聽到手機語音提示。
他第一次來自動工廠,沒想到對方的效率還蠻快的,轉手就讓運東西。
“助手,A1區23號在哪?”
手機智能識別語音,一秒后用語音回復道:
“明日地圖將為您持續導航,往前100米,右轉100米,左轉……”
“前方為A1區23號位,進入停泊位后停車15秒……天車正在釋放卡車箱,請不要移動汽車……接收完畢,接下來前往目的地——明日市第一核電廠。”
“等等,為什么是第一核電廠?我怎么不知道明日市有這廠子?”歐文懵了,搜遍腦子沒有想起核電廠的位置。
再說了,他是第一重工的司機,為什么要把東西送另一個工廠?
“明日地圖將為您持續導航,目的地明日市第一核電廠,往前500米,左轉……”
歐文這時候真的有點轉不過彎了,一路上聽語音導航開了三千米才緩過神,隱約察覺到自己接了官方的運輸任務。
官方任務啊,沒想到這輩子有機會幫上忙,想到這點,歐文搖了搖神氣的狗尾巴,哼起了國歌。
在他身后,一輛輛的卡車步入瀝青道路,匯成小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