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萬萬沒有想到,陛下沒有按常理出牌,既然用了………
別說考生,就是朱厚照這些人拿到題,也是懵了………
咱小朱,還上了這上面?
這是不是,要吹捧我小朱了。
劉健等人眼里閃過了些東西。
其實,出這個,想了想,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去年,朝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旱安置流民。
此事,偏偏就是太子處理的。
為此,朝中還起了不小的風波。
只是大伙意外的是,陛下直接把自己兒子提出來,有些看起來,不講究。
對于考生來說,不管題目是啥,考試,還是要動筆的。
不少人紛紛提筆。
只有王守仁,竟是半天未動。
王守仁甚至還閉目養神起來。
只是突然睜眼,提筆,一直到了正午,才收起了筆鋒。
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才算是堪堪寫完,他活絡著酸痛的手腕,細細地讀了一遍。
然后,這位爺不準備再修改修改,直接初稿定了。
然后,正大光明地抬起眸子,看了高高在上,一直以來都正襟危坐的皇帝一眼。
先帝一直處在深宮,便連廷議都不愿參加。
即便是三年一次的殿試,也只不過是委個宦官來放題。
而當今陛下,完全與之相反。
其實坐在保和殿上面,是一個艱難的事。
一方面,一坐就是一整天,還需擺出皇帝的威嚴,這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情。
當然,王守仁私下以為,這,大抵,可能也是先皇帝偷懶的原因。
而當今萬歲,雖不是精力充沛,看起來有些病色,卻一直端坐于此,沒有缺席,也沒有休息。
從頭到尾,也不過是簡單的用了一些糕點。
單憑這個,也能看出陛下勤政。
一直到了暮時,外頭敲了暮鐘。
鐘聲連綿不絕,,余音裊裊。
這意味著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有些沒有謄寫完的,已是慌了心神。
張升咳嗽一聲,道:“封卷。”“
封卷……”
“封卷……”
一個個宦官做著人肉喇叭,扯著嗓子,在這空曠的保和殿里回蕩。
殿外,一個個宦官小心翼翼進來,穿梭在各處案牘,按著考號,開始一個個的收卷。
考卷被放置在一個個托盤里,也不需進行糊名,而是收卷之后立即離去。
緊接著,這些卷子將會很快出現放置在皇帝的案頭上。
這么多份試卷,是一個大工程,一般情況而言,是皇帝幾位重臣要好幾日才能看完,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