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太太說,蕭大太太在一旁點頭附和,這樣子說出去面子上好看一點兒,總比她那混賬兒子是想和肅寧伯世子做連襟才決定娶張二姑娘的好。
說這么離譜丟人的話,看他以后還怎么出門!
所有人都看著張閣老,等他發話,然而張閣老就是不吭一聲,張老夫人都忍不住催他道,“你倒是說句話啊。”
張閣老頭疼,“你讓我說什么?”
“你們自己拿主意吧,我腦袋疼。”
說著,直接起身走了。
蕭大太太又是賠禮,張閣老之前大病了一場,就算如今痊愈,身子骨也不比從前,蕭大太太還真怕自己兒子把張閣老氣出好歹來。
蕭大太太就沒遇到過這么尷尬的時候過,看著這個望著那個,只得把希望都寄托在張大太太身上,指著她幫著說好話。
張大太太是肯定要幫到底的,誰讓這是她未來女婿干的好事了。
竟然性子急成這樣,都說心急吃不了肉豆腐,他倒好,連豆腐西施都一并端到人蕭大少爺跟前了。
張老夫人看著張大太太,也是一臉犯難,“我今兒只讓吏部尚書夫人先回去,并沒有一口回絕,轉過臉就把姝兒許給同是尚書府的蕭家大少爺,如此,太過失禮了。”
張大太太不贊同道,“一家有女百家求,咱們張府的女兒又不是一定要許給他李家大少爺,何況錯不在我們張家,是他李家大少爺不自愛,怨不得旁人。”
張老夫人嘆息一聲,看向張二太太,“你是姝兒的娘,你拿主意吧。”
這讓她拿什么主意啊,她都沒機會找人打聽一下蕭大少爺的為人,就被逼著做決定了,哪有這樣的啊。
可女兒一上來名聲就栽蕭大少爺手里了,蕭大太太自知理虧,登門賠禮,可見刑部尚書府是講理的人家……
張二太太看著張大太太,“大嫂……。”
張大太太哭笑不得,“姝兒的終身大事,我可不敢幫你拿主意,不過要真結親了,少不得肅寧伯世子一份功勞,要將來蕭大少爺有負姝兒,我定要肅寧伯世子負責。”
蕭大太太坐在那里,連連稱是。
你來我往的商議了半天,張二太太才松口,同意兩家結親。
消息傳到張二姑娘的耳朵時,是氣的臉紅脖子粗,滿京都數不勝數的大家閨秀,哪有像她這樣的,早上回了一家,不出兩個時辰就又許了一家的。
親事談定,蕭大太太松了口氣,渾身輕快,小坐了會兒就告辭了。
她一走,張大太太就把丫鬟婆子都支開,然后朝自己女兒發難,“到底怎么回事?”
張大姑娘知道這回是躲不過去了,道,“娘和二嬸說話的時候,肅寧伯世子人就在窗外……。”
張大太太,“……!!!”
張二太太,“……!!!”
“你怎么不告訴娘一聲,”張大太太道。
張大姑娘一臉我敢說嗎?
張二太太道,“這回畢竟多虧了肅寧伯世子,要不是他,姝兒就跳火坑了,他覺得蕭大少爺不錯,想來蕭大少爺是真不錯了。”
張大太太不否認這話,但是,“他也不能往姝兒院子里跑啊。”
而且還不只是院子,連姝兒都知道他在,那肯定進閨房了,這要叫老太爺知道,還不知道會氣成什么樣呢。
不過肅寧伯世子是個紈绔,她們早就知道了,同為兄弟,溫三少爺連孩子都懷上了,才娶的季姑娘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