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湊巧,那知道之人前幾日手里還有一條,不過已經被人高價買走了。
顯國公府咬人的那條毒蛇被亂棍打死了,尸體還沒埋,心腹也不敢帶出府,就把那捕蛇賣蛇的人帶回了顯國公府,那捕蛇人看了一眼就嚇沒了魂,這條蛇就是他賣掉的那條。
沒想到竟然會出現在顯國公府,還咬了顯國公府四少爺,這蛇之毒,沒有人比他這個捕蛇人更清楚了,要不是不會別的營生,誰愿意天天往草叢里鉆尋蛇啊。
捕蛇人嚇的連連求饒,“我只是賣了條蛇,趙四少爺被毒蛇咬傷可與我無關。”
趙大太太氣的渾身顫抖,她知道與捕蛇人無關,因為不買他的蛇也還會買別人的,人家鐵了心要她兒子的命,沒有這陰招還有別的!
趙大太太詳細詢問捕蛇人是誰買走了蛇,最后矛頭直指外院一小管事的遠房侄兒,那小管事和二房走的近。
若不是查到買蛇之人,趙大太太是絕不會懷疑二房,因為趙四少爺被咬傷后,趙大太太急的暈頭轉向,沒有了主意,要不是趙二太太提醒她,她根本想不到求顯國公老夫人到煜國公府找平老夫人出面,通過季清寧找寧大夫……
這么一個為她著想的人,竟然就是罪魁禍首。
趙大太太一顆心如墜冰窖。
后面的事可想而知了,趙大太太尋死覓活,一定要給自己兒子討個公道,趙二太太覺得自己冤枉,一氣之下投湖以證清白,當然了,當著那么多人的面投的湖,都沒嗆幾口水就被撈了起來。
這會兒,顯國公府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趙大太太恨極了,要是顯國公府不能給她兒子一個交代,她就狀告到大理寺去,讓大理寺幫她查真兇。
都說家丑不可外揚,都查到在顯國公府里咬人的毒蛇是被人買走的,這擺明了就是禍起蕭墻,殺長房僅剩的獨苗,沖的自然是爵位去的了,二房的嫌疑本就最大,何況還有證人。
丫鬟巴拉巴拉把知道的一通倒豆子,溫玹在一旁,漫不經心的來了一句,“當年趙大老爺貪墨,犯下死罪,祖母沒能幫著救人都被記恨了十幾年不再往來,現在顯國公府二房殘害長房子嗣,這也算是罪證確鑿了,以顯國公和顯國公老夫人的氣性,二房怎么也會被逐出家門,老死不相往來了吧?”
趙大太太和二房老死不相往來很正常,畢竟有殺子之仇,要不是她及時趕去,趙四少爺必死無疑。
可顯國公府老夫人可就未必了,她這輩子就生了兩個兒子,趙大老爺已經死了,就剩一個趙二老爺了,孫子很寶貝,但孫子未必有兒子寶貝啊。
從溫玹當著平老夫人的面說這話,季清寧就猜到結果了。
平老夫人關心顯國公府,又特意派人盯著,有了進展肯定第一時間就來稟告平老夫人知道。
平老夫人這輩子都沒有這么失望過。
因為顯國公和顯國公老夫人把二房的事壓下了。
別說把二房逐出家門了,連趙二太太都沒休回娘家,只站出來個“忠心但擅作主張”的管事媽媽背了黑鍋,趙二太太并不知情,她有錯,但只錯在御下不嚴,險些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