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羅正在懊喪的時候,身后又有一道門開了,這次他終于見到人了,有一位雙臂紋青的精壯少年站在門內。
“大統領請!”紋青少年說罷轉身走在前面帶路,黃龍羅只得跟了上去。他能從語音和紋身上判斷出,這少年應該是個越人,心里不由琢磨著這船主到底是個什么來頭。
黃龍羅也在思索著如何打破這船的防御,卻很是不得要領。
這船莫不是傳說中的銅墻鐵壁?可這不是在陸地上,而是在水中啊,真有銅墻鐵壁,那不就沉船了么?實是奇怪。如果想要攻破這條船,或許只有從人的身上著手了。
時值正午,倉耀祖擺下了一桌酒席。
酒席的菜都是趙氏做的,有一半是倉耀祖教趙氏做的新菜式,幾道老菜式倉耀祖也幫著做了改良,像是水煮肉片這道菜,那自然是要加花椒和辣椒的啊,只用粗鹽白水煮肉可是不好入口的啊。
趙氏做菜很有天賦,最少不比倉耀祖差,就是有些食材和佐料她不會用,一些新穎的菜式也想不出來,需要倉耀祖教導幾遍。
就算是這樣,趙氏也是這漢末做飯最好吃的幾人之一了,桓曄這個帥大叔能娶到趙氏也算是有福了。不對,妾不能說娶,只能是納或者買。
桓曄的家眷還在山陰,他也不著急去接,估計是還沒想好怎么說趙氏的事情。趙氏娘家雖不強勢,但人家有武力啊,估計也不會受氣。可是吧,妾的地位是真心不高。
漢朝明確規定,“功成受封,得備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庶人一夫一婦”。
也就是說,只有為朝廷立下功勞,且獲得封爵之人,才可以娶一個妻子,納八個妾;普通官員可以娶一個妻子,納兩個妾;而普通百姓,只允許娶一個妻子,不允許納妾。
至于說三妻四妾那是不存在的,漢朝保護正妻的家庭地位,平妻什么的也是沒有的,哪個朝代都沒有平妻一說。最多有兩名媵妻,媵妻比較有地位,一般是正妻的親妹妹什么的陪嫁過來的,和正妻的關系比較親密,媵妻可以扶正,妾不能扶正。
就像大喬,其實就是孫策強納的小妾,孫策死的時候,剛和大喬成婚4個月,大喬肚子里的女兒,也就和孫尚香一樣成為了遺腹女。
孫策有一子三女,長女被孫權嫁給了顧邵,顧雍之妹生的次女嫁給了陸遜,大喬生的三女嫁給了朱治的次子朱紀。顧陸朱張是吳郡四姓,這也算是政治聯姻吧。當然,朱治雖然長期在吳郡為官,但他其實是丹陽朱氏。吳郡朱氏是朱桓、朱據、朱異他們。
孫堅死后孫策為父守孝三年,也即27個月,193年守孝期滿,然后很快就娶妻生子了,孫策公元200年遇刺身死時年僅26歲,孫紹才四歲。
孫堅死的時間很麻煩,給孫家的崛起帶來了很多不利因素,孫策死的這個時間就可以說是剛剛好了,再早點江東還沒拿下呢,再晚點孫策的根基就太厚實了,孫紹也會長大,會不利于孫權掌權。
孫策臨死時,為了孫家能繼續據有江東,他選擇把軍隊交給了孫權,實際上也是不得不交,因為孫權提前搞定了大表哥徐琨以及其他孫氏親族。
至于徐琨為什么舍棄自己妹夫孫翊,又和孫權達成了什么交易,這都是個謎。孫權上位以后,把能遮蓋的想遮蓋的不得不遮蓋的歷史都抹去了。
孫策殺性太重,得罪的江東世族實在是數不過來,遠遠不止許貢一家,而許貢也不過是被拋出來的最合適的背鍋俠罷了。
倉耀祖一晃神就把思路轉到了孫家身上,看來對于孫策和周瑜的神級組合還是很忌憚的啊,想得有點遠了。
這一年,孫策剛被馬日磾表為懷義校尉,現在活蹦亂跳的,還活得好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