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耀祖繼續和諸葛亮閑聊:“那袁術袁公路呢?你叔父已被他辟除為豫章太守,如此說來你是要效力于他了?”
諸葛亮輕笑道:“袁公路眼光短淺,實力孱弱,但他的野心卻大,一旦異動,必不可久,等亮出山,估計就找不到這一方勢力了吧。”
倉耀祖問道:“荊州劉表,益州劉焉皆漢室宗親,孔明有意投效嗎?”
諸葛亮搖頭道:“劉荊州名士風度,文治有余,武功不足,等亮長成,恐其老矣。劉益州年紀也不小了吧,亮恐怕是趕不上了。”
倉耀祖笑道:“孔明是不是有種恨吾生晚的遺憾呢?等你長成,說不定這天下就大定了呢?”
諸葛亮自信地道:“生年早晚可由不得亮做主。早也好,晚也罷,這天下總會有亮的一席之地。”
倉耀祖笑道:“哈哈,說得好。等我拿下江東,定會給你施展抱負的機會。”
“將軍怎不提那劉豫州?”諸葛亮疑惑道。
諸葛亮有此一問,倉耀祖還真就不意外:“劉玄德確實是個人物,孔明想投效于他?”
諸葛亮道:“嗯,我很看好劉豫州。亮南下之時受劉豫州恩惠良多,若無劉豫州馳援,亮必死于曹軍之手。”
倉耀祖點頭道:“果然。可那劉備不過是以仁義邀名之輩,關云長傲上,張翼德虐下,早晚必死于人手。且,曹孟德退兵是因為呂布陳宮叛奪兗州,如此說來你應該投于溫侯呂布麾下啊。”
諸葛亮道:“劉豫州就算是邀名,可其有恩于吾諸葛家也是事實。亮年幼,未來尚不可知,但此恩情必當銘記于心。”
倉耀祖問道:“孔明沒有投效于我的心思嗎?在這群雄之中,我最年輕,定當與你最是相得吧。”
諸葛亮搖頭道:“將軍行事每每出人意表,思想跳脫多變,令人防不勝防,這種無法掌控其中變化的感覺,亮委實不喜,恐無法與將軍相得。”
倉耀祖大笑道:“哈哈,孔明啊孔明,你的最大缺點就是控制欲太強,你不喜歡事務脫離你的掌控,每每親力親為,在你的內心之中,壓根就不信任其他人能做好工作,你這樣的性格確實能保證你取得較大的成就,但是,聽好了,重點就是這個但是。
你這樣掌控欲強并苛求完美的性格會壓制身邊人的成長,你的同僚、下屬、學生甚至子孫都將生活在你的羽翼之下無法快速成長,由此,你也就越發不信任他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你呢,會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你身邊的人呢,無法得到鍛煉成長,也就泯然眾人了。”
諸葛亮抗聲道:“我身體很好的,不可能早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