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和劉繇有聯系,其實陸康和劉繇也有聯系,陸康和劉繇一家的關系一直都不錯,昔年劉繇的叔父劉寵向有清名,在吳會人望很高。
陸康在青州為官時,上書勸諫靈帝不要加稅,引用了亡國之君魯哀公姬蔣的例子,犯了褻瀆皇帝的大不敬之罪,被收押在廷尉監獄。
在靈帝身邊的侍御史劉岱上書為陸康辯解,陸康才釋放還鄉。劉岱正是劉繇之兄。
由此,陸康和劉繇一家的關系之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陸康的人脈很廣,聲望很高,但是袁術也對他不爽到了極點。
親自去攻打這么一個江東名士,袁術的面子上不好看,所以他就想到了孫策。
袁術命令孫策進攻廬江,并承諾拿下廬江,由孫策擔任廬江太守。
這個廬江太守完全就是個惠而不費的空頭支票,袁術這就是把孫策當槍使,臟活累活全都讓他干,最后還什么好兒都落不下。
孫策圍城,年已七十的陸康據城堅守,眾志成城的廬江郡治舒城,讓孫策陷入了一年多的苦戰。有人說了,孫策的好兄弟,舒城地頭蛇周瑜呢?趕緊來幫忙啊。
這忙真幫不了,在自己的家鄉攻擊素有聲望同為世家大族的郡守陸康,那周家的名聲估計就臭大街了。
事實上,周瑜雖和孫策志趣相投,但還到不了拿自己家族聲譽開玩笑的地步。
孫策拿下廬江后,不出意料地再次沒有拿到廬江太守之職,孫策也對袁術死心了,開始準備自立。他來到與馬鞍山牛渚磯隔江相對的歷陽,準備開始自家的江東攻略。
之所以來歷陽,是因為孫賁和吳景在這里。孫策攻打廬江的時候,對孫家非常不滿又實力暴增的劉繇沒法參與廬江戰事,就把丹陽的吳景和孫賁趕出了丹陽,趕到了長江對岸的歷陽。
在歷陽集結好軍隊,孫策就給周瑜寫信,讓周瑜策反周尚。
成功說服叔父周尚后,周瑜馬上派兵派船迎接孫策渡江,周尚的反戈一擊讓劉繇措手不及,劉繇委實沒想到濃眉大眼的周尚也叛變了,這直接導致了牛渚磯大營的失陷,以及整個丹陽防線的全線崩潰。
之后就是孫策順風順水的平定江東六郡。在占領了劉繇的根據地曲阿之后,孫策讓周瑜西回協助叔父周尚鎮守丹陽,讓舅舅吳景回壽春向袁術報告情況,吳景就被袁術直接任命為廣陵太守。
這時袁術看到孫策攻略江東的過程出乎意料地順利,而周尚又立場不明,就派堂弟袁胤代替周尚擔任丹陽太守。
周尚和周瑜則被召回了壽春。因為此時的孫策還沒自立,所以他們名義上也是袁術的手下,不得不聽。這就是東漢的二重君主制,甚至是三重,周瑜認孫策為主,孫策認袁術為主,上面還有個大漢天子。
不過周瑜并不想投靠袁術,他就借出任居巢長的機會,先是拜謁了魯肅,之后想辦法繞路回到了孫策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