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倉耀祖倒是不怎么相信,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再天才又能如何呢?反倒是徐孫氏,頗有智計,待人接物也很有手腕,這位徐孫氏就是孫堅的胞妹,孫策幾兄弟的大姑。徐孫氏很早就嫁給了富春徐真,有子徐琨,目前正領兵在東冶。
徐琬是她的幼女,因為生得晚,又冰雪聰明,故十分得寵。
倉耀祖感覺徐孫氏不像是年近四十的婦人,怎么看也只有三十許歲的樣子啊。徐孫氏說她生于延熹元年,是孫堅之妹,孫靜之姊。生徐琨則是熹平二年。
延熹元年,也就是158年,熹平二年,則是173年,這生孩子還真夠早的。說不定就是生孩子太早,傷了身子,才這么晚又生的徐琬。
徐真也喜歡修道,所以徐家的造船生意大多是徐孫氏在打理,等到孫堅離世,徐琨帶兵從丹陽南部潛回富春,在她的建議下,徐琨又帶兵去了東冶,并在東冶建立了一家大型船塢,一邊藏兵一邊造船,間或也客串一下海盜。
幾年下來,這部分兵士已經完全成了徐琨的私兵,孫策服喪期滿后,曾寫信召徐琨帶兵回歸,但被徐孫氏給制止了。
這幾年下來,徐家砸了多少錢糧在這支軍隊上啊,憑什么孫策一封信就還給孫家呢?在她這里,辦不到。
徐孫氏自然是有底氣的,孫堅起家的時候,徐家可是資助良多,可結果呢,徐家什么好處也沒有得到。十年下來,這夢也該醒了喔。
大兄孫堅都死了,徐孫氏就更不想兒子再帶兵去給孫家打拼了,那些兵士自然是不可能還給孫策的,這讓孫策很氣憤,對徐家的態度大變,但徐孫氏頂住了壓力,哪怕是孫靜和她交涉幾次,她也沒有松口。
這些兵士交給徐琨的時候,除了徐琨以偏將軍之職來率領這些兵士外,還有朱治和鄧當為別部司馬。朱治、鄧當隨著徐琨一起,帶著這些兵士輾轉江東數郡,后來朱治被召回了孫策身邊。
現在徐琨不想跟隨孫策打天下了,鄧當就想重回孫策麾下,可是沒臉回去啊,手下的三千兵馬他只帶回了不到百人。
可做出決定的是徐孫氏,鄧當不但拿徐孫氏沒轍,還得護送她們母女來甬東島。
悲劇的是,在島上鄧當又受到了一個重大打擊,甬東島上有個董襲董元代,一桿大鐵矛,把他和呂蒙打了個落花流水,兩人聯手都不是他的對手。
鄧當是呂蒙的姐夫,他們是汝南郡富陂縣人,兩人攜家帶口渡江南下,就是為了建功立業,可不是給徐家看家護院。
結果在這海島上,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董元代給狠狠修理了一頓,兩個人都有點絕望了。然后,更絕望的就來了。
吊打他們兩個的董襲被典韋吊打了,也就是說哪怕他們兩個聯手,都沒有被典韋吊打的資格,真是何其可悲啊。
倉耀祖看著年輕的呂蒙,滿心歡喜,又撿到一塊寶啊,雖然現在的呂蒙還是個文盲,但是掃盲這事,倉耀祖擅長啊。
倉耀祖琢磨著,已經拿下了魯肅,呂蒙也在眼前,等去到舒縣,再拿下周瑜和陸議,這東吳四大都督,就都到倉某人的碗里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