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也是搖頭不已,他為的就是避開張邈和曹操之間的大亂斗,結果都舉家避到并州來了,還是沒躲開,終于還是落到了張邈和陳宮他們的手里。
高柔作為陳留高家的子弟,張邈卻不待見他,高柔呢也不看好張邈這個陳留太守,正所謂相看兩厭,沒想到他們的淵源卻如此之深。
陳宮給高柔帶來了一個消息,益州牧劉焉病逝,劉璋繼任益州牧,益州爆發了一波戰亂,高柔的父親高靖為蜀郡北部都尉,病逝于任上,消息傳回了陳留,卻不想高柔北上并州了。
高柔頓時慟哭當場,他今年也不過二十二歲,高靖剛過不惑之年,這雖然不算早亡,但絕對算不上長壽。
高家的高躬和高靖都出仕益州,可以說是出自姻親袁家的安排,袁家和高家其實都是有點想法的,但強龍沒有壓住地頭蛇,益州的地方豪強確實不是好相與的。
直到劉焉入益州,一番折騰,才算是把巴蜀的豪強給摁了下去。
如今劉焉病死,巴蜀豪強又來了一波大反撲。甘寧雖然被倉耀祖給帶去了金陵,但益州的混亂一點兒也沒有減少。
所以,現下的巴蜀是很亂的,入蜀的路也不好走,但高柔還是決定入蜀把自己父親的靈柩給接回陳留。
對高柔的決定,陳宮很是欽佩,這是個大孝子啊,陳宮雖然想把高柔留下來治理并州,但一是有高干這個袁紹外甥的存在,有諸多不便,二就是高靖病死,高柔入蜀無法阻攔。
陳宮對于高柔很是看好,所以他還是把高家的族人們都留了下來妥善安置,然后派出兵士保護高柔南下蜀郡,陳宮又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高柔,信自然是寫給金陵橫海將軍倉耀祖的。
陳宮對高柔說,橫海將軍手下多有水軍,縱橫大江,從水路出入益州要容易很多,可能對高柔入蜀扶靈歸鄉的事情有所幫助,高柔對陳宮表示了深深的感謝。
呂布和陳宮對并州的占領很順利,呂布在并州的威望極高,舉城而降的不在少數。呂布派出高順守壺關防御冀州袁紹,派張遼率軍北上抵御驅趕外族。
陳宮、張邈和張楊分守太原、上黨和河內,呂布則在州內大肆招募,一邊招募兵士,一邊招募礦工,他準備按照倉耀祖交待的方法挖取煤石煉制焦炭了,他是真缺錢啊。
倉耀祖來信說了,只要有馬匹有焦炭,他那里就有兵器有錢糧。說起來這大并州和倉耀祖的江東還真是挺互補的。
倉耀祖也給呂布出了個主意,太原王家的干女兒呂布已經娶了一個了,如果有合適的就再取個親生的,陽曲郭家的女兒也娶上一個,然后就可以拉著這并州兩大家族挖煤煉焦了。
世家大族不是瞧不起武人集團,瞧不起他呂奉先嘛,那就直接玩利益捆綁。和這些世家大族打交道,必須得不要臉,要左手拿著刀,右手拿著錢。
不能和這些世家大族客氣,死氣白咧地也得把關系拉近了。也別吝惜,錢必須讓他們賺,一定要實現雙贏多贏,吃獨食是絕對吃不長久的。
現在的呂布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三軍之膽的呂布了,他的武勇還在,但他考慮的事情也多了,倉耀祖的建議他也非常認可,這些年的四處漂泊他也實在是受夠了,所以,他準備按倉耀祖說的辦。
有了太原王家和陽曲郭家的加入,呂布在并州的統治就能穩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