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推辭道:“君侯,只要您成了郡公,那西涼的才俊還不是蜂擁而至?您發達了,也得回報桑梓,提攜一下同鄉故舊的啊,而且雍涼二州還是得靠雍涼人來治理才好。”
李榷問道:“公祐莫非是打算去為天子效命,才看不上本侯這里嗎?”
孫乾苦笑道:“君侯,我是關東人,在這雍涼之地肯定是混不開的,而且我已經投在橫海將軍的麾下,橫海將軍和君侯的心思一樣,就是想要一個更高一點的官職,好在江東發展。
至于天子呢,我家主公其實更愿意天子在君侯手里,但是為君侯計,天子這個有些危險的雞肋還是早點拋開來,更好一些。”
李榷疑問道:“天子在我手里反而更好,此話怎講?”
孫乾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天子呢在某些人的眼里還是很有價值的。如果天子在君侯手里,君侯會和天子及百官互相算計,雙方的矛盾就會越來越深,暗殺、下毒、綁架、離間都會一一上演,此為不利于君侯者也。
君侯沒有兵出關東,橫掃天下之志,所以天子在君侯手里,對很多人來說自然是更好的了。如果天子落到心懷叵測之人手里,比如那兗州牧曹操曹孟德,那可就后果嚴重嘍。
曹操能打,如果他裹挾了天子,他就會奉天子以討不臣,此必非君侯所愿也,所以天子東歸洛陽反為不美。
從遠交近攻的角度考慮,為君侯計,我家主公希望君侯放天子東歸,且最好從武關道入南陽,這樣還能給荊州的劉表和豫州的孫策添點麻煩,給他們找點事做。
這就是我家主公在天子東歸之上的最大利益訴求了。至于說我家主公迎天子于金陵,君侯聽聽也就算了,天子真要是去了金陵,那金陵可就沒有我家主公立錐之地了,橫海將軍必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李榷緩緩點頭表示認可,孫乾又趁機和李榷聊了聊江東以鹽鐵和糧食和他換購馬匹的事情,李榷自然樂意之極,他不缺馬,但他缺兵甲和糧食。
孫乾的能力得到了李榷的極大認可,李榷還在想辦法把孫乾留下來,他可不認為自己比倉耀祖那個雜號將軍倉耀祖來得差,兩個人完全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好吧。
孫乾就給李榷列舉了幾個例子,倉耀祖耗費巨資幫助孫乾的老師鄭康成建立了一所大學,名為南華大學,讓老師實現他教書育人的理想。
倉耀祖非常重視醫學,專門成立了醫學院和療養院,在倉耀祖麾下的這些文臣武將,每年都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倉耀祖高度重視教育,他手下大儒眾多,最近都打算請蔡中郎的女兒蔡文姬開辦幼兒園了。在倉耀祖麾下效命,子孫后代的教育都有保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倉耀祖性情溫和,不因言罪人,不濫殺無辜,倉耀祖認為人命大于天,在他那里犯了錯,最多就是罰點錢,或是被抓去挖礦,與其他諸侯相比,人身安全上要好很多。
李榷雖不完全認同倉耀祖的這些做法,但他自認自己是辦不到的,招攬孫乾的心思也只得作罷。
孫乾圓滿地完成了說服李榷的任務,但李榷卻不會立即吐口答應天子東歸的計劃。
李榷還要多撈取一些好處呢,自然不會輕易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