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的心思,倉耀祖可不知道,袁衡的年紀還小,他可沒什么別樣心思。
鹿楚卿讓他把蔡文姬和袁權納入房中,那倒是沒什么問題,讓天子下一道旨意也不是什么難事,蔡家和袁家也有這樣的面子。
蔡邕活著的時候可是教授了劉協不少東西,還經常規勸董卓對漢室保持必要的尊重,當然,沒什么效果就是了。
袁家四世三公,和皇室的關系一直都不遠,雖然袁家已經成了大漢現在最大的一個毒瘤。
劉協給倉耀祖和蔡文姬、袁權賜完婚后,也有一番思索,他不是沒想過,把袁術的小女兒袁衡給納入宮中,這樣就和倉耀祖以及袁術都有了緊密關系,說不定能通過這種方式把這兩個人給拉攏住呢。
劉協把這樣的想法說給伏壽聽,伏壽其實并不想袁家女入宮,就推說荀彧荀文若忠于漢室,讓劉協去問問荀文若的意見。
天子把荀彧召進了學宮,詢問他的意見,荀彧說道:“陛下可知五德始終說?”
“可是鄒衍的學說?”劉協思索一番,答道。
荀彧夸贊道:“陛下聰慧,正是鄒衍的學說。我高祖斬白蛇起義,為赤帝子,所以漢軍尚赤。立朝之初定我朝為水德。至彧祖荀子門生張蒼為相,認為漢朝應為水德。而賈誼、公孫弘等人卻認為我朝應為土德。至劉向、劉歆父子,推五行之運,才再定我朝為火德,因此我大漢稱為炎漢。”
“不錯,我大漢確是炎漢,可這與朕納袁家女有何關聯?”劉協疑惑道。
荀彧續道:“自光武以降,從不曾立王、袁、荀、楊等姓為后,后族多出自郭氏、陰氏、馬氏、竇氏、梁氏、宋氏,陛下可知是什么原因嗎?”
“莫非與這五德始終說有關?”劉協猜測道。
荀彧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朝是火德,而火生土,所以,我朝自光武中興以來,土德之人是不能為后的。”
劉協一臉懵:“朕怎么不知道還有這個說法?那為什么這幾個姓氏不能為后呢?”
荀彧解釋道:“王楊荀袁大多是是黃帝后裔,或是虞舜之后,黃帝和虞舜都是土德之人。當然了,這些讖緯之事雖不足論,但也是我朝長久以來的一個默認的規則吧。”
劉協問道:“可朕的生母即是王美人,可是姓王呢,這又怎么說?”
荀彧微笑道:“武皇帝之母也是姓王的,不過火德之說從光武皇帝中興始,這個呢只是要盡量遵守。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皇后盡量出自次一等的世家,像袁楊兩家本就勢大,要是再成為了后族,那么外戚的力量就太強橫了,會危及皇族,其他的世家大族也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劉協都被氣笑了:“危及皇族?我漢室都衰微到這個地步了,怎么還抱著這些死規矩不放呢?朕需要的就是一家強勢的外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