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耀祖的日子安穩了下來,各項工作在有序地開展,比如南華大學就在《南華旬報》上刊登了廣告,開始了第一屆學生的招募,歡迎十二歲至十八歲之間的學生報考南華大學,是的,會有一個入學考試,并不難,南華大學會秉承倉耀祖定下的寬進嚴出政策。
華佗的三個徒弟來了兩個,吳普和樊阿來到了金陵,這下子師資力量就不用愁了。于是,金陵醫學院緊隨南華大學之后,也在報紙上刊登了招生啟事,開始招募學醫的孩子,醫學院招生的年齡要更低一些,八到十五歲即可報名。
華佗的零一個徒弟李當之聽說是在南陽做御醫,暫時沒有南下金陵的意思,倉耀祖也沒怎么在意,現在的金陵醫學院,也就只差張仲景一個人了,只要張仲景來了,那金陵醫學院就是大漢第一了,當然,現在也是第一。
華佗的日子過得很滋潤,既能給人治病,又能教幾個徒弟,還有官職在身,是的,他認為醫學院的山長也是官,還是華佗很看重的官,那還不是美滋滋?
周瑜、諸葛亮和龐統三人成立了一個南征軍事參謀處,全權負責南征的諸般事宜。郭嘉、荀攸和邴原則成立了北伐軍事參謀處,全面謀劃三韓和扶桑的戰事。
張昭、孫邵、顧雍、虞翻和桓曄五人則成立政務堂,負責政事的初步處理,對江東的各項事務給出初步的處理意見,然后提交給倉耀祖的秘書處,秘書處由袁權統領。秘書處需要按照輕重緩急盡快批復給政事堂,再逐一執行。
魯肅和蔣干搭班子成立外事處,負責處理江東的外交事務,其實還有一個孫乾也是外交事務處的一員,只不過他在南陽朝廷中搞兼職呢,算是江東駐南陽的最高領導吧。
糜竺、甄儼和糜環、徐孫氏四人組成了一個商務處,負責處理江東的商業事務。江東的稅收主要是商稅,由商務處和政事堂負責協調征收。
倉耀祖雖說是開了府,但三公九卿之類的官職他是不能任命的,所以倉耀祖還是按照集團公司的模式來管理江東。嗯,不同之處可能就是權力更加分散了。
每個郡就相當于倉耀祖的一個全資子公司,當然了一郡太守的的官職任免還是要通報給朝廷的,這叫表奏封官。
倉耀祖沒有任命州郡長官的權力,但他這個征南將軍其實已經掌控了江東四郡,以及整個交州的實權,說白了,倉耀祖現在就是地方割據的軍閥頭子。
倉耀祖通過派人去朝中表奏,請求朝廷承認既成事實,被表奏的官員就可以進入任命流程,有掌控當地的大義名分了。
當然,朝廷不同意的話也沒關系,反正這就是既成事實。現在各州各郡都是這么做的,這一舉動看似怪異,實則是因為現時大漢朝廷的威望還在,任何人想要統治地方都必須借重朝廷的權威認可。
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要夯實基礎,一步步地建立自己的勢力。歷史上,袁術就是被方士給忽悠了,腦子一熱就僭號了,袁術自稱“仲家“,“仲“有第二的意思,第一的自然是劉姓皇族,袁術距離稱帝其實只有一步之遙了。
然后袁術就悲劇了,內內外外的人都反對他。其實袁術稱帝必然是要大封群臣的,每人封個縣侯什么的也沒什么問題,可這些人為什么還是反對袁術呢?
自然就是風險與收益不成正比,漢室威權尚在,袁術的實力太弱,人們不認為他有成功的可能,不成功的話,誰愿意跟著袁術被夷三族啊,這可不是什么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