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機會這東西,不是你知道它的存在你就能把握的,你得具備相應的條件,如果你不具備這些條件,就算你勉強擠入其中,不過就是淪為看客。
舉個例子,比如世界高爾夫球比賽,你知道奪得冠軍將獲得巨額的獎金,享譽全球,這明顯是個機會,可你能把握嗎?
你去報個名參加試試?
比如你知道演《甄嬛傳》的主角能大火,這也是個機會,可你就算憤然投身演藝業,你能成為這個戲的主角嗎?
就算你利用各種光明正大的規則成為了女主角,市場會認可你嗎?眼睛雪亮的觀眾會接受你嗎?
所以,機會從表面上看似乎很多,但一個人實際能把握的卻非常少,說到底,是因為每個人的自身條件都有限,別人能干成的事,你不一定能干成。
要成功,只能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劉威思索片刻,最后得出結論,自己最有把握的成功路徑恐怕就是辦展會了。
劉威前世在會展圈子混了將近七年,他很清楚哪些展會能越做越大,哪些展會越做越小,有些日后很大的展會現在恐怕尚未有人開始涉足,這就是機會。
把展會辦好其實很賺錢,劉威以前就認識一個私人老板,他搞的燈飾展僅是一場就能賺八千多萬。
而且展會還有個特點,一旦名氣打響,參展商和采購商都會認準這個展會參加,它會自我膨脹,變得越來越大。
如果每年辦春季和秋季兩場,每場賺幾千萬,那簡直就是一棵稀里嘩啦的搖錢樹啊。
這樣的搖錢樹多弄幾個,成為巨富就絕對不是夢了。
不過,要把一個全新的展會辦起來并不容易,前期需要投入一筆不小的啟動資金,用來租場地、打廣告、支付招展人員工資等等。
從哪里能迅速賺到這筆啟動資金呢?
劉威皺眉思索。
他把各種方法在腦海中比較了一遍,最后認定通過股市最為可行,也最為穩妥。
他的家境平平,不認識有權有勢的人,走偏門賺快錢基本沒有可能,反而容易給自己惹麻煩。
當年劉威所在的叉車公司有個副總經理叫龔任松,他一直在單位叨念自己曾經買過一只股票,才翻一倍就拋掉了,誰知后來竟然漲了十倍,這令他懊悔萬分。
現在回想起來,這事就發生在劉威剛進叉車公司不久。
沒錯,重生后靠股市賺第一桶金的手法有點老套,但錢是真實的,人生也是自己過的,只要能賺到錢,誰管它老套不老套啊,對吧?(什么,有板磚砸來?我躲。不,我回砸!)
......咳咳,至少,后面辦會展的思路不老套吧?
劉威在心里盤算,如果現在借到一百萬,翻十倍就是一千萬,這筆錢用來啟動一個全新的展會項目應該夠了。
第一個展會做成之后,用賺來的錢再啟動第二個展會,如此滾動下去,事業自然會越做越大。
事業做大了,找個好老婆還是難事么?
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