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牛控股的凈資產大約是:5億威牛幣+1億流動資金+2000萬辦公室+5000萬新綜藝分成+1億《七經八脈》分成=7.7個億
按照股權比例,屬于劉威的是7億,屬于陸偉的是1億、
這是公賬上的資產。
在劉威的個人資產方面,他原來炒股賺了1200萬,從2007年一月份起每月給自己開工資100萬,他的總資金應該是2000萬。
扣除買房的180萬,分期付款買車的60萬,送葉小潼豪車的160萬,送出禮物的70萬,跟堂弟劉文富辦快遞公司的100萬。
他應該還剩1400萬,足夠拿出750萬給唐林妍了。
因為他的工資是直接從財務打進卡里的,他的消費也是直接刷卡,所以他并不知道確切的余額,只能如此估算。
不過這樣一算他就放心了,幸虧錢是夠的,不然他得讓公司來一次提前分紅。
算完這些,劉威自己也暗暗驚訝,沒想到走出校園才一年,他的資產已經高達7億了,雖然其中的大頭是威牛幣,真正拋出去會有一定的縮水,但這個戰績也很讓人驕傲了。
不說別的,他如果把威牛展覽的一半股權賣給杜奇峰,這一筆就能拿到五十億,那就更加炫目了,只是他為了長遠的考慮,放棄了這個短期誘惑。
不過,這樣一盤點,他發現自己有兩件事是接下來要重點去做的:
第一,公司賬上的近一個億現金要找項目投出去,不能老是閑著不用。
展覽公司是輕資產公司,不需要持續的基礎投入,但只要展覽正常舉辦,每個月就有2000多萬盈利進賬,所以現金很容易累積。
第二,要著手把威牛控股打包上市。
像威牛控股這樣,每年就算只有5個億的盈利,市盈率按30倍算,市值也能達到150億以上。
如果按照互聯網高科技公司的市盈率來估值,上市以后被炒到300億的市值也不是不可能。
300億和7.7億,這差別就很大了。
……
他正想著,這時手機鈴響,他拿起一看,是猛南電池的少東家曾俊打來的,兩人幾個月前在杜莎莎的家里見過一面,互留了聯系方式。
“劉威,你最近混得風生水起啊,我在雜志上經常看到你和你的威牛幣消息。”曾俊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自己的羨慕。
他和劉威以朋友身份交往,所以直呼其名。
“一般啦,都是記者們瞎找新聞,見到一個新鮮的東西就撲上來到處報道……”
劉威跟曾俊寒暄一番,話題轉到對方身上:“對了,我上次說的動力電池你有嘗試么?”
“有啊,我已經弄出來了,而且改裝了一輛車試了試,動力還行,最高時速80公里,一次充滿電最大續航100公里……”名校理工碩士報出一連串的參數。
劉威在上輩子雖然沒買電動車,但了解過它們的性能,他重生前的電動車已經做到最大時速220公里,最大續航600公里,不過凡事都有個開始。
“我覺得剛開始有這種性能已經不錯了,把電池組增加一倍,續航也能增加一倍。”劉威開始憑借上輩子的記憶跟曾俊這個專業人士胡侃。
“那肯定,但是這樣一來電池的成本就會增加一倍。”
“隨著電池技術的提升,同樣的電容量,電池的價格也會下降。”
“嗯。”
“還有,電池的控制技術也很重要,你要確保電池組中某個電池壞了,不影響整個電池組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