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在上一世,肇城汽車廠被外地一家車企收購后,大伯劉勇揚提前退休,堂哥劉振羽去外地發展,輾轉幾處,后來的境況并不如意,讓人噓唏不已。
在這一世,劉威自己先發起來了,他心里很不愿見到這種情況再度發生。
但他能做什么呢?
真的拿出5000萬幫肇城汽車廠渡過難關?
可是,今年這樣做了,明年呢?
這個公司陸偉也有股權,他不會同意劉威把這么多錢拿去做慈善,除非這筆錢能盈利。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讓這筆錢盈利,肇城汽車廠又能擺脫被拍賣的命運呢?
劉威想起肇城汽車廠的產品系列中有一款七座小面包車,曾經賣得很火,但后來因為別的廠家推出了新品更好,現在這款車已經很少聽說了。
如果利用現成的生產線,把外形讓劉振羽重新設計一下,裝上曾俊的動力電池,改成純電動面包車來賣,會不會有市場呢?
或許可以賭一把。
劉威頓時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堂哥,你們那款小面包車現在銷量如何?”
“不咋地,一個月就賣一兩百輛,每況愈下,估計很快就要停產了。”
“如果我出5000萬,承包這條生產線五年,你們廠就不用被拍賣了,你覺得廠長會同意嗎?”
劉振羽想了想道:“我覺得會同意,但你承包它干什么,生產這種面包車不賺錢啊。”
“堂哥,你設想一下,假如我們生產的這種面包車不用加油,免油錢,那些搞營運的人會搶著買么?”劉威開始開導堂哥。
“那當然會搶著買,營運車輛最大的成本就是油錢,問題是,哪有不用加油的車?”
“我想請你改造一下它的動力系統,讓它使用電池,車主晚上從家里拉根電線出來充電,第二天就能繼續干活了,你能辦到嗎?”
曾俊現在搞出來的動力電池能到達續航100公里,最高時速80公里,在城郊已經夠用了,而且電池技術進步得很快。
“你想造電動車?”劉振羽覺得不可思議。
以前他也聽過電動車的概念,但印象中類似于大型玩具,在公園景區拉拉游客而已,他是第一次直面造市場化的電動車。
“對。”
“改造它的動力系統其實不難,可你從哪里找到動力電池?”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有個朋友能造出來。”
“現在大家都住樓房,拉電線充電不太容易吧?”
“我們先往城郊賣,那里的居民幾乎都住自建的院子,充電不是問題,而且城郊的人買這種七座面包車代步,偶爾運運東西,十分合用,你想想,這個市場多大啊。”
劉威說著,自己都興奮起來,劉振羽被他描繪的前景感染,情緒也由最初的低沉變得高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