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忽一聲奇怪的張揚大笑。
身形轉了轉,消失在了土地廟中。
“師父。”
木叉上前來,有些疑惑地問。
觀音已明他想說什么,但見她仙顏微笑,輕晃首道:“樂天師兄已得世間**,佛經高妙,一言一行自有其因果,卻不必深想。”
“這……”木叉看了眼化生寺方向,欲言又止。
觀音又道:“既想不通,猜不透,又何需多想,何必多問?”
“是。謹遵師父教誨!”
木叉頓時俯首行禮。
水陸大會二七之日。
這一日。
天上祥瑞萬道,紫氣升騰。
化生寺前僧佛千眾,文武皆立,萬民聽經。
許仙高座佛臺,彷如俯視人世繁華。
竟覺得往日生澀的經文,一句句念來,皆在心中震顫,無數經意佛悟自在心中升起。
一時間,佛臺上祥光萬千,虛空生蓮。
“難道……我真是那金蟬子轉世?”
他心中驚疑不定。
越來越絕對這世界不對勁,甚至對自己產生了一絲懷疑。
“阿彌陀佛!”
天空忽傳一聲巨大佛號。
祥云朵朵,佛光普照,兩個身影自九霄之上落下。
“來了!”
許仙一喜。
心中又升起一絲疑惑,“不是要化作兩個疥癩游僧嗎?怎么直接顯化了觀音法相?”
只見九霄云上,觀音菩薩現出救苦原身,仙顏絕世,寶相莊嚴。
左邊是木叉惠岸,執著棍,抖擻精神。
長安城中見者,無不驚詫喜悅。
當場,唐王朝天禮拜。
文武百官亦跪地焚香。
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更無一人不拜倒在地,直叫禱道:“好菩薩!好菩薩!是救苦救難的南無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近前來,臨空而立,腦后三千青絲皆有佛光。
她面朝佛臺上的許仙道:“那和尚,你可知小乘佛法,與大乘之別?”
許仙聞言,心中大喜。
對觀音起手道:“拜見菩薩,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他卻是只修改了一二字,直接念起了西游記原文……
雖然情況有變,現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還請菩薩教我啊!”許仙感動的熱淚盈眶。心道多等了七日,終于進入正題了!
而這時,
唐王也忍不住插了一嘴,道:“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
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時光郎朗。
這一日,長安城中觀音顯圣,略講了一番大乘佛法之妙,點化了許仙金蟬子之身。
并贈與了許仙一件異寶袈裟,一柄九環錫杖。言道:穿我佛袈裟,免墮輪回;持我佛錫杖,不遭毒害。
最后,祥云漸遠,不見了金光。
天空滴溜溜落下一張簡帖,上有幾句頌子,寫得明白。
頌曰:“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唐王大喜,在寺中問道:“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
許仙眼見終于該到了他表演的時候了。
一步上前。
與唐王應了下來。
并結拜了兄弟。
只不過……當日他回到落腳的寺里。
并沒有如書中一般,直接召見寺里眾僧與幾個徒弟,商議此去的憂慮。
而是等了又等,等了又等。
一直等到夜深人靜,萬物寂寥。
許仙一招手,直接喚出了三道替命金偶中的陳玄奘。
看著陷入昏睡的‘好兄弟’‘真替身’,他不禁嘿嘿一笑。
“這西游,還是得兄弟你去,才能取得那大乘佛法真經啊!”
“至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