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觀眾選擇了紅色牌,比如紅心和方塊,他會讓這個魔術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果選的是黑色牌,可能會在表演完另外一個魔術之后才放下箱子。
中間的時間差是紅黑區別,溫度是具體花色區別,而更細微的時間控制、玻璃柜傾斜角度和撲克牌紋路則是點數區別。
這也是他找到的在這個魔術里魔術師完全可控的因素,憑借這些因素,他可以完成現場印卡。
也就是說,當時玻璃柜里的一整副牌全都是方塊九。
在完成了印卡過程后,由于不能讓上臺的觀眾直接接觸到這副牌,姜述便采用了使用機械手翻牌的模式,而這也能打消第三個觀眾換牌的嫌疑,使魔術效果達到更高層的“干凈”。
畢竟這副牌是真正意義上的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一個人碰到過。
在觀眾的注意力都被那張方塊九吸引時,他拿出了剩下的牌,然后用一副在口袋里的正常牌替換掉了它。
當然,這副牌的方塊九也早就被他剔除了。
這個時間點,所有人都認為魔術已經結束了,所以他觸碰到牌也沒人會覺得不妥。
接下來便是檢查環節。
整個流程下來,玻璃柜、撲克牌等等都有觀眾檢查過,他們自然不會懷疑。
唯一的缺陷就是那副牌在一開始不能檢查,可以洗牌,但不能看。
但這一點,只要魔術師自己不說,又會有什么問題呢?
沒有任何毛病的巴格拉斯,除了運氣就只能用神跡來解釋了。
包括謙某人的巴格拉斯也不是完全干凈,他挑選第三個觀眾的方法和之前不同,這也是被一些人質疑的點。
魔術,解開秘密的過程其實才是最無趣的時候,因為它終究不是魔法,肯定會讓很多人失望。
即便……
這些人知道了秘密也不可能表演出一樣震撼人心的效果。
姜述自認為,自己表演的巴格拉斯手段算不上高明,但這個思路和腦洞很好,沿著這個思路鉆研,或許可以開發出更干凈純凈的魔術效果。
“好吧。”蘇小鷗沒能得到答案,有些喪氣地嘆了口氣,但她能理解姜述的心思。
老師肯定不是想藏拙,他是真的希望自己能一個人去鉆研,把這個效果攻克。
總之,至少知道了這的確不是魔法,這是正常人能做到的,不是么?
蘇小鷗這么對自己說,心里也燃起了莫名其妙的斗志。
“那么第二個,這個名為‘恐懼’的魔術呢?你有什么看法么?”姜述揭過這一篇,接下來的三個魔術才是蘇小鷗真正該做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