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述回到了自己的魔術屋,他松了口氣,幸好沒穿幫。
在轉移的過程中,其實還是有穿幫的可能性的,因為那只是簡單的大變活人而已。
僅僅依靠古戲法中關于紙人的部分顯然無法支撐起一整場魔術,所以他又加入了不少其他內容,比如大變活人的變式,比如靈異化的心靈魔術。
臺上的無面男人就是他,只不過掐頭去尾,剛開始的無面男人和最后露出真面目的紙人不是他,除此之外的無面男人都由他來裝扮。
入場和離場都是依賴于舞臺上提前設置好的暗道,棺材放置舞臺上時連通暗道,姜述鉆出;離開時同樣也是借著搖曳的燭火、一閃而過的火光和暗道,在一瞬間將真人替換成真紙人完成魔術的最后一段。
四個黑袍紙人則是由四只平板精實時扮演,憑借著特制的絲線吊起棺材來模仿出抬起棺材的過程。
絲線并非由傳統的纖維編織而成,而是用一種硬質的微型塑料節組合而成,唯一的特點就是這樣的絲線在受到垂直方向的拉力時會變得像塑料棍一樣筆直,這也就是棺材在被吊起時沒有晃動的原因。
而這種特殊的絲線等比例放大之后再將其反轉,可以達到類似于“神仙索”的效果,這也是中國傳統戲法“神仙索”的一種解釋。
當然,這只是一種解釋而已,古籍中介紹的真正的神仙索并未得到完全揭秘,始終籠罩著一種奇幻色彩。
紙人出血戲法和紙人捧鍋戲法則是正兒八經的傳統戲法,原理同樣簡單得可怕。
刀身抹堿末,江湖藝人捏住紙人的那只手的袖口出清水,水過刀身即染為紅血,如果是在外近距離表演,鍋內還會抹上一層血用來混淆圍觀者的嗅覺和視覺。
而這畢竟是舞臺表演,所以姜述也做了一點微妙的改動,紙人用的是防水紙,它們被絲線吊起,清水則是沿著絲線流落下來,這樣的話也更加不容易被發現其中的奧秘。
輕飄飄的紙人顯然也無法捧起整個鍋,不過鐵鍋并不是由絲線吊起來的,如果是那樣的話,需要用到的特殊道具就會更多。
繁瑣的設計也會造成更多的穿幫,而這個紙人捧鍋的戲法,老祖宗的解決方法僅僅是一個釘子而已。
將鐵鍋卡在釘入木質墻體的釘子縫隙間即可形成一個支撐結構,可以很輕松地支撐起整個鐵鍋。
卡鍋的過程流暢迅速,借著手勢和角度的遮掩,觀眾甚至不會發現釘子的存在,更別提參透其中的奧秘了。
除此之外,那個心靈魔術是姜述臨時改好放上去的,在聽見了唐夢瑤的那個回答之后,他便想到用這樣一個暖心的心靈魔術來幫助她緩解悲傷。
雖然這會讓整個紙人魔術的節奏安排顯得有些奇怪,在一段恐怖壓抑的表演之中突然臨時決定加入親情的元素,這并不好。
但這種不好也僅僅是相對于這個魔術來說,就算時光倒流再來一遍姜述也還是會選擇表演一個這樣的心靈魔術。
而這個心靈魔術的關鍵也同樣很簡單,它和一個在日常中會被所有人忽視掉的現象有關——漏油。
常見的中性筆在以筆尾為中心轉動后,油墨勢必會從筆尖滾珠與金屬件之間的縫隙之中流出來一點,這一點油墨在寫字時會造成一點點不易察覺的變化。
這是技術進步也很難改變的東西,除非這些筆全都完成徹底的更新換代。
通過恰到好處的轉筆,憑借著些許的漏油,姜述可以很輕松地判斷出九宮格內第一次寫下的詞語是什么,既然知道了第一次寫下的究竟是什么,之后的判斷也很容易做出。
至于那張照片……
在很久之前就有可以提前設置圖像的相機了,而對于一個在孤城生長的人來說,只要上網就會留下痕跡,分析并找到唐夢瑤父親的照片并不難。
這是一場結構和原理都很簡單的魔術表演,但氣氛的掌控和場景布置可不簡單,它們可以造成大量的心理暗示,使現場表演的魔術效果達到一個絕佳的效果。
如果能在前世的故鄉表演這樣的魔術,姜述可能會加上大量江湖戲法的術語,比如“利子”“洋利子”“埝子”“門子”什么的,那樣可以大大加深紙人這場魔術的江湖氣,顯著提高觀眾的信服程度。
畢竟那里有一大幫人很吃這一套。
但孤城不是故鄉,這樣的行話完全不存在有人聽懂的可能性。
姜述嘆了口氣,除此之外,順著網線制造紙人的魔術效果他也沒有想到該怎么做。
撇開催眠之類的非常規方法,姜述一時半會兒也沒想到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完美地達成這個魔術效果。
姜述躺在自己的靠椅上,嫻熟地調出自己的角色卡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