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在未來的日子里,獨自哭著無法往前。
...
劉艷默默的聽著歌,看著評論。
“我好累,我才二十歲,對不起自己,活成了年輕時根本想不到的樣子,好想大哭一場。”
“好喜歡這首歌啊!就是聽著難受。”
“過幾天當兵走了,不知道面對的什么,以后只要不負年輕的自己就好。”
“這個歌手到底是誰啊!微博沒有,抖音沒有,就有個名字,一天發五首歌,還有一首鉆到新歌榜第三了。”
“樓上的!那首歌是叫你走么?”
“對滴!”
“怪不得,我刷一天都是這歌,確實挺好聽的。”
“同上+1”
“沒有起伏的高音,沒有華麗的詞藻,卻能讓你感同身受,多久沒聽過這種好歌了。”
...
劉艷關閉了評論,在企鵝音樂上找到了這首歌,一邊聽著,一邊看自己的小本本,想到自己的卡里早就擁有的二十萬。
錢是一點點的多了起來,可自己的生活沒有絲毫的改變。
她不舍得花錢,如其說錢,不如說是一個女孩在大城市的安全感。
劉艷攥著卡。
想到她當年考上京都的大學,家里人那種驕傲的眼神。
想到從小破遠的農村來到大城市最開始的戰戰兢兢。
還有,畢了業,想回卻不能回去的老家。
最后她還是松開了。
不知為什么,她現在感覺自己很委屈,眼淚一滴滴掉在小本本上,慢慢的收不住了。
...
李梓銘那幾首歌,在抖音終于是成病毒式蔓延開來,只要這個時候打開抖音,十個視頻,有三個是用李梓銘那首歌作為BGM。
而微博上雖沒有抖音那么瘋狂,但也卻有很多人音樂版塊討論著這幾首歌。
“你們誰知道這神人,哪冒出來的。”
“母雞呀!流量歌手都快被他爆了,著實厲害。”
“在真正的作品面前,流量算個雞。”
“你們管這叫歌?就這個叫你走的這首放到前三,我都感覺是對前面倆的侮辱。”
“你們懂音樂么?這也算歌。”
“這不,雞來了。”
“走了走了,關掉微博保智商。”
“我在網上怎么都搜不到李梓銘這個人呢?三首原創,有點牛啊!”
“我搜到了一個,申城戲劇學院迎新晚會一段歌舞的視頻,表演者叫李梓銘,是10屆的學生,不知道是不是一個人。”
“捂臉!隨便搜一個人,就往上面對,這好么?”
“你們說明天這幾首歌,有沒有可能爆掉前面那倆流量。”
“我看目前的情況,有戲啊!”
“姐妹們,這姓衛的還有姓李的全是蹭哥哥的熱度,我們把哥哥的數據刷起來,不要讓這些小人得逞。”
“沖啊!刷起來,哥哥太善良了,我們要保護他。”
“不是!作品比前面倆好,超過去不是很正常么?”
“這群小屁哈又來了走走走!”
“ni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