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電影,還有電影背后的真實事件,幾個小時內,就被傳播的到處都是。
變成了全網熱議。
臨近上映的最后兩周,三部電影終于是發起了宣傳攻勢,不但如此,三部片子竟然同樣用真實事件改編這個標簽捆綁在一起宣傳。
效果賊好。
只要有手機,只要會用互聯網的人們,都能在打開手機的第一時間,看到關于這三部片子的信息。
這導致校園學生,公司企業的白領,每天沉浸在互聯網的新興人類,都在討論這預告片中給出的信息。
還有《湄公河》這部片子公開表示,警察和軍人持證件可以在潘多拉免費觀影,這讓網友們狂刷好評。
大贊潘多拉大氣。
也導致其他院線一時間很氣。
這并不是說,這警察和軍人有很多,多能多那里去?
送票能送出多少?
主要是這其中隱藏的話題和民眾好感的問題,明明是件好事。
你潘多拉憑什么自己玩?憑什么不通知我?
還有博彩,真就是不老實到底了唄?
死站潘多拉了唄!
行,有一頭算一頭,等著。
隨后,他們緊跟著話題熱度,發布同樣的信息,也是警察和軍人,都可持證件免費觀影。
當然,在進一步,這些人就沒什么表示了。
并沒有加大力度宣傳,也并沒有發揮他們簽的發行合同的能力。
只是冷眼看著這些制片方,每天花重金去炒電影熱度。
對他們來說,等電影上映就好了。
自己花錢去幫忙制片炒,犯不上。
發行費就這些,也不用算作票房利潤,也不用交電影基金嗎,多好。
就這樣,制片在前方使出吃奶的力氣,院線在后方劃水。
十月一日,忽忽悠悠就到了。
大假期啊!
每個人臉上都是洋溢著笑臉。
吃放、逛街、看電影,先來一套。
然后在考慮第二天接著浪,還是回家躺尸,這是個問題。
“藥神三張!”
“藥神兩張!”
“沒有了么,那同時間段的機長...”
“我來兩張湄公河行動!”
“兩張湄公河,兩張藥神,兩張機長,時間往后排,一共六張。”
“這兄弟特么牛逼,連看三場?”
“牛逼牛逼!”
“沒有imax么?三部都沒有?”
“哇!Imax不開,那就普通場吧。”
“哈哈!剛剛售票員跟我說,這種片子方imax場,那不是騙錢么?哈哈太逗了。”
“...我同事買的萬世巨幕場。”
“...多少錢?”
“跟潘多拉imax一個票價。”
“牛逼!”
李梓銘也發現了這有趣的一件事,他聽說萬世在京都有兩座比較大的影城,開了兩塊萬世巨幕廳。
在潘多拉影院中心店的他,索性就放棄監場工作,直接驅車來到萬世影院。
他打算見識見識。
沒有imax,沒有杜比全景聲,只有大屏幕和分辨率的巨幕,究竟是啥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