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吳光耀就開始啟程回港,不過這一次多了很多人,林有德、林月如等人亦跟著一起去港島。
林有德帶著兩位得力助手和一些黃金,打算去港島先把紡織廠開起來。
至于粵省的產業沒有個半年,怕是轉移不完。
回到港島,一行人分開,林有德他們自然要去林景逸家居住,吳光耀則直接去了公司。
.......
文咸東街老鳳祥店
看著鑄成的一堆金塊,黃燦燦的晃得讓人心花怒放。
這些是從澳門進回來的,也是自己的老鳳祥用不完的黃金。
自己打算加入炒黃金行列,賺點錢,為自己后面發展其它行業籌備點資金。
這個時代的炒黃金自然是炒實物黃金,低價買高價賣,才有利潤。
最近港島的黃金是一天一個價,粵省幫和滬上幫為了爭奪黃金的價位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粵省幫的代表就是恒生銀行的前生恒生銀號。
恒生銀號創辦于1933年,創始人為何善衡、林炳炎、梁植偉、盛春霖。
吳光耀記得恒生銀號在接下來的這2年多,炒黃金賺了大概上百萬(以購買力計算相當2020年幾億)。
不過真正的黃金大戰高峰期,應該是明年8月,大陸**敗局已定,狂印金圓券,禁止黃金流通。
然后很多大陸的金商就跑到港島販黃金,然后到大陸銷售,賺取利潤。
同時很多大陸的權勢商賈又帶著黃金出逃,或定居港島,或以港島為跳板移居國外。
這樣就造成了黃金的漲跌幅度大,銀號和銀行都興起了炒黃金。
同時也是粵省幫和滬上幫的決戰,最后以粵省幫勝利而結束。
吳光耀很缺錢,想過一兩年就發展拉鏈事業和海運事業,這些需要投資很多。
自己老鳳祥賺的錢,首先要保證老鳳祥向國外發展的資金充足,剩下的錢才能發展其它事業。
所以吳光耀才去澳門和何顯他們合作,做個黃金販子,賺點差價。
恒生銀號的炒黃金自然也要參與,反正就是跟著恒生銀號走,指定虧不了。
而且以吳光耀的頭腦和計算能力,相信還是能賺錢的。
炒黃金的操作就是:金號銀號每天會有一個參考價,然后炒金客進行掛單買******如你今天在銀號掛單購買了10兩黃金,價格花了1300港元。
明天或者后天,黃金的價格漲到了10兩1350港元。
那么你10兩黃金賣掉,你就可以賺50港元,當然需要一點手續費。
就是如此簡單,黃金的價格主要受市場影響,但是也受大佬的影響。
粵省幫和滬上幫,這兩個組織就是大佬,誰都想控制黃金的價格,最后還是粵省幫笑到了最后。
炒黃金自然需要平臺,恒生銀號就是最大的平臺,當然老鳳祥也開設了這樣的窗口。
自今年5月份,港府實行黃金進出口管制,黃金價格開始波動,恒生銀號就聯合一部分金商,開啟了炒黃金的平臺。
此時的恒生銀號就在皇后大道中,離老鳳祥公司和旗艦店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