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款服飾,都是設計師的心血,保護原創,抵制假冒產品!”這是報紙的廣告。
“一年逛四次優衣庫,每次都有新發現!”這是電臺的廣告!
至于海報,則在港島找了幾位代言人,進行拍攝。
優衣庫的廣告,似乎在警告那些模仿者,讓那些模仿者竟然有種慚愧的心里。
好在,很快大家就扔掉慚愧,又琢磨著抄襲。
不過這一次,他們注定不會成功,因為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
優衣庫本身就是做中高端成衣的,受眾的人群也是讀過書的,自然能聽的明白這些廣告。
很快那些成衣廠發現,優衣庫這三個字竟然深入人心,這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么同樣的服裝,大家只認準優衣庫了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釋,只是那些人不愿意承認。
自古以來,就有口碑的說法,比如誰家的豬肉攤從不缺斤少兩,又比如那家飯店異常美味。
這些同樣屬于品牌的力量,只是沒有人去系統的總結一番。
優衣庫的品牌,無疑是做出來了,廣告宣傳,口碑宣傳.......
特有的標示標記,讓那些廠家無從下手,而港島市民也以買到假貨而感到羞恥!
........
“不好了,老板。那些服裝店紛紛取消進貨。他們說最近我們生產的服裝很難賣出去,庫存還有很多!”順友成衣廠的管事,再度心慌意亂的跑進辦公室。
“什么,是減少訂單,還是取消訂單?難道你沒有告訴他們,我們生產的服裝和優衣庫一模一樣!”蔣曉東也失聲的說道。
“是取消訂單,他們說,現在成衣的中高端市場,優衣庫一家獨秀。而且很多人只認準優衣庫的牌子。”
叫走了管事,蔣曉東焦急的在辦公室踱步,思考著對策。
“目前除了自己招聘設計師,自己也開設門店,怕是別無他法了。算了,投資大一點,就投資大一點,反正最近幾個月賺了不少錢。”蔣曉東喃喃自語道。
優衣庫重奪市場,港島成衣廠紛紛轉型,生產中低端的短卦、麻褲等面向窮苦大眾的服裝。
吳光耀沒有可憐這些人,因為他們也沒有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
再過一年,吳光耀又會遇到挑戰,就是上海的那些大資本家,開設的成衣廠。
港島的市場就那么小,要想大家都有錢賺,必定要向外擴張。
出口貿易,無疑是唯一的選擇。
比如美利堅隨便一個州的需求,都是港島的十幾倍產值了。
目前離美利堅封鎖港島貿易還有三年,自己要趁這段時間,多賺一點外匯。
自己最近就開始準備出口貿易成衣,打通歐美的貿易渠道。
等滬上那些人帶著機器和資金來到港島的時候,他們要找到銷路,必定會來求助自己。
到時候,自己趁機成立港島成衣商會,自己領個會長應該問題不大。
誰叫自己對外貿已經熟門熟路了呢!
自己還可以把款式授權給他們,讓他們作為自己的代加工,自己豈不是勢力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