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季一來港島,就在文咸東街,聽說過吳光耀的發家故事,對吳光耀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內心深處,覺得吳光耀就是自己的加強版,自己是他的廉價版。
李兆季朝吳光耀抱拳,然后謙虛的說道:“感謝吳老板的提攜!感謝何大哥、鐘大哥的提攜!”
吳光耀擺擺手,說道:“和我沒有關系,是何大哥、鐘大哥看好你!”
何顯等人是怎么和李兆季認識的,吳光耀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看得出,何顯很欣賞這個小老弟。
此時,李兆季一沒有門面,二沒有實力,唯一的優勢就是精通這一行,有股初生牛犢的氣勢。
“看好就行,我也覺得這黃金的市場,還得有好幾年的紅火!”何善衡放下心來。
不是何善衡沒有眼光,而是吳光耀簡直成為了行業風向標,比那些靠經驗的大佬還厲害。
如果說一開始吳光耀在黃金上面,一進一出,獲得不菲的利潤,是個人才!
那么在蔣家王朝出臺限制個人持有黃金前后,吳光耀的大筆買入和大筆賣出,再大筆買入的做法,顯然這就是一種眼光到了極致的做法。
就連何善衡也做不到這種程度,這叫大勢觀!
何善衡自認為很擅長分析局勢,把握細節,但比起吳光耀,自己覺得還差了一些果斷。
也許,這就是天性吧!
所以,港島的黃金商人,一向很關注吳光耀插手黃金買賣的事情。
吳光耀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緊張起來。
可惜,自從去年10月過后,吳光耀再也沒有大行動了。
“現在港島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嘛——誰掌握了黃金,誰就擁有了財富。現在善衡大哥你不僅掌握了財富,還掌握了黃金的定價權,殺得我那群老鄉羽紗而歸!”吳光耀開玩笑的說道。
至于滬上幫那群黃金客,吳光耀一點也不考慮,當初他們的惡語中傷,已經徹底傷透了吳光耀的心。
吳光耀在港島并不是沒有巨富老鄉,只是還沒有機緣認識而已。
比如包船王、董船王、邵老六、林百欣這些一方大亨。
恒生銀號雖然在黃金價格上面,能有一定的話語權,卻也真正做不到定價的權利。
這樣說,不過是奉承兩句而已。
“過譽了,要說港島華人誰掌握了財富,也只有你吳光耀。老鳳祥、優衣庫、PG拉鏈,那一個不是聚寶盆,現在又要涉足航運,到時候就是比肩世界富豪的地步了。”何善衡謙虛的說道。
“聚寶盆沒有,欠了一身債倒是真的,我現在光匯豐的貸款就是三四百萬,愁人啊!”吳光耀裝了一手好比!
吳光耀突然發現,不是自己不找合伙人,而是找不到和自己財力匹配的人合伙。
比如航運事業,投資都是幾百萬、幾千萬港幣,這群人顯然沒有那個實力。
所以,吳光耀干脆獨資算了,反正就是薅匯豐的羊毛,債多不壓身!
“能欠匯豐的錢,也是一種本事。你可是連匯豐都敢招惹的人,結果匯豐還得給你乖乖借款,現在港島華人圈都在談論你大鬧匯豐的事情,說你是華人之光,比肩何東先生的存在。”鄭裕桐插話道。
吳光耀心里暗自誹謗,這TMD的傳成了什么!
自己不過是和一個小小門童爭吵了兩句,怎么就成了大鬧匯豐了。
再說吳光耀敢打賭,能從匯豐正門進去的華商,肯定不下一手之數,為什么就自己成了新聞了呢!
好家伙,現在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看來自己最近得低調一點了!
在這個房間里,大家雖然都是黃金商人,卻各有各的門道。
鐘子光和何顯在澳門通過經濟局局長羅寶取得黃金專營權,然后派出得力助手前往非洲購得黃金,這叫進口黃金,港島來賣。
何善衡、何添擅長的炒黃金,掌握黃金的實時價格,高賣低買,一來一去,轉手間就獲得了大量的差價。
吳光耀和鄭裕桐又是首飾店的老板,擅長的是首飾工藝和經營。
李兆季就更微弱了,不過是一黃金中介,賺點辛苦費而已!
但這些人在未來,無一不是一方大佬,所以說港島的富豪,基本都是有幾十年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