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看來天方夜譚的事情,居然真的被吳光耀做成了,那自己還有什么理由退縮呢!
驚訝之余,桑達士開始對吳光耀佩服起來,也許這位以后就是自己的伙伴,自己事業的助力。
做銀行的最講究信用,桑達士當即答應了吳光耀,并和吳光耀簽訂了合作協議書!
至此,吳光耀掃清了,船王路上的最后障礙!
所謂合作協議書,不過是吳光耀每買一艘船,匯豐貸款60%;而另外的40%,則需要吳光耀自己想辦法。
總不能空手套白狼吧!
簽訂協議過后,桑達士和吳光耀親密起來,從這一刻起,兩人的命運綁在了一起。
成功了,吳光耀是世界船王,桑達士高升為匯豐銀行主席!
失敗了,吳光耀怕是要和四大家族爭食吃了,躋身世界級財閥,就會橫生波折了!
合約簽完過后,吳光耀邀請了桑達士和威廉兩人,也叫上了賀遠章,四人一起來到了一家西餐廳。
吃著牛排,喝著紅酒,這對吳光耀這個現代人來說,還能接受。
不過從賀遠章的表情來看,就感覺有點奇怪了,顯然還沒有適應!
桑達士是一位身材高大,風度翩翩的英吉利紳士,吃飯的動作是一板一眼,看得吳光耀強迫癥都出來了。
吞下一小口牛排,押上一口紅酒,然后用毛巾擦拭嘴唇過后,桑達士說道:“吳,你的購船計劃是什么?”
吳光耀聞言,也放下手中的餐具,說道:“首先得買幾首二手船,然后等我認識的美利堅船務公司,在東瀛的造船廠建成過后,預定造新船。”
桑達士說道:“我認識會德豐集團的主席喬治·馬登,他同時也是遠東船務的首腦,他也許有二手貨輪要出售!”
吳光耀一聽會德豐,不由得想起后世,他被包船王收購的事情。
會德豐集團雖然為老牌洋行,卻經歷過1974年差點被怡和收購,1985年被包船王收購成功的艱辛路程。
1974年的時候,會德豐集團的馬登已意興闌珊,安排怡和、置地兩大英洋在1976年10月21日提出收購會德豐,消息轟動市場,若然合并成功,怡和的實力將超越匯豐。
1976年,獲匯豐大幅入股的和記國際,于10月26日即時宣布介入收購戰,期間多間英資、華資公司均盛傳有意買入。
最終,這場收購戰最終在多家公司爭奪下而難產。
吳光耀說道:“那就太感謝了,我本打算去英吉利購買二手貨輪的,如果遠東船務有合適的更好!”
果然是花花轎子人抬人,只要開頭起了,后面就能一番風順了!
.........
PG拉鏈的最后30臺拉鏈機,在五月底如約抵達港島。
在和YKK的競爭中,率先完成了100臺自動拉鏈機。
此時,在PG拉鏈工業園,已經有2000名工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王國。
PG拉鏈的利潤在保證自身的發展情況下,才能為吳光耀提供資金去發展船運。
每年看似有1500萬港幣的利潤,但是光研發就需要300萬港幣,再加上投資星城拉鏈廠,還有后續的機械增加和換代。
吳光耀預估,PG拉鏈每年可提供資金800萬港幣(200萬美金),供吳光耀發展航運。
以一艘萬噸貨輪80萬美金的價格,吳光耀需要支付40%的首付,也就是32萬美金。
常理計算一年可以增加7萬噸的載重量,但是別忘了,吳光耀基本上準備購買二手的貨輪。
再加上一艘二手的貨輪兩三年就可以還清貸款,那時候這艘貨輪又可以作為抵押,進行再貸款。
5年時間,環球航運100萬噸的載重量就算達不到,也沒有什么,這只是一個口號,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