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工廠囂張的招工標語,雖然只掛兩天,但還是火了一把!
社團很少為難大工廠,但不代表怕,沒想到PG拉鏈工廠公然看不起社團,居然還相安無事。
雷盾安保果然名不虛傳!
招工三天,2000名工人也全部到位,PG拉鏈立即安排筲其灣的熟練工人,以老帶新,快速適應崗位。
而在筲其灣PG拉鏈工廠的行政樓會議室,大大小小的管理齊聚一趟,確定這次的‘世界性的拉鏈大戰’。
“吳總,各位同事,我們已經精確了拉鏈的成本,那就是1.08美分;而東瀛最近工會鬧著給員工加工資,YKK拉鏈成本反而增加了,預估在1.55美分。”副總裁李炳說道。
吳光耀聽了,并無意外,港島又何止是人工便宜,就是稅收都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不然怎么叫做自由貿易港。
那么有人問了,港府或者說倫敦這么看重這些殖民地是為了什么?
不圖財,圖什么?
后世英吉利鐵娘子在北京失利,還摔了一跤后,來到港島,打起了感情牌。
鐵娘子向港島的代表們說道:“港島自開埠一來,倫敦沒有拿過港島的一分錢,全部花在了港島的建設上!”
這些話可以忽悠得了一般人,怎么可能忽悠的了精明的商人!
早期英資公司在港島的主要利益是貿易,利用港島地利之便,賺取了大量的金錢;
但隨著朝戰后,港府在美利堅的強大壓力下,對內地實行經濟封鎖,港島的轉口貿易急劇萎縮,被迫進行經濟轉型,依托紡織等輕工業開始經濟騰飛。
這個時候英資集團在港島的主要利益,逐漸轉移到房地產上來。
怡和洋行等英資公司,依托著早期擁有的大量土地,開始開發房地產。
而港府很配合的抬高地價,相互狼狽為奸合理的洗劫市民通過工業繁榮所積累下的財富。
港府的主要收入來自賣地,因此它的政策也從來都是圍繞地產行業打轉,而對真正奠定港島經濟基礎的工業并不重視。
這一點從星島和港島兩地制定的政策上,就可以明顯的對比出來。
總的來說,港島的錢都被那些英資洋行賺走了,然后賺的錢全部花在了倫敦。
這才是,倫敦的聰明之處!
“大家覺得怎么定價,才能一舉擊垮YKK拉鏈?”吳光耀向管理層問道。
“中大型客戶定三擋,需求量1000萬條以下300萬條以上的1.55美分每條,需求量2000萬條以下1000萬條以上的1.5美分每條,需求量2000萬條以上的1.45美分每條;運費另外計算,這樣下來我們還有三成左右的利潤。但是YKK拉鏈如果按照這個價格,只會虧本!”成本部經理何煜說道。
眾人聽了點點頭,這個一旦實行下去,YKK不死也得脫層皮!
“還有代理商那里,我們只賺兩成利潤,并要求代理商的利潤也不超過2成,這樣一來,YKK拉鏈根本不能應對!”成本部經理何煜繼續說道。
“恩,這個方案可行,具體細節你們在商討一下,弄個完整的計劃書,給我送來!”吳光耀最后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