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耀想了一會,開口說道:“港島想買房的人,絕對不少,遲遲不下手,肯定是手中的錢不夠!如果我們把首付款降低在15%,并且修建更小的唐樓,每層面積在600到700平方尺。你們覺得行不行?”
目前,港島的一層唐樓面積基本都在1000平方尺以上,售價在2萬港幣左右,很難有人買得起。
這種小戶型目前還沒有人發現其中的奧妙之處,好像也是霍英棟最先在四方街開發的小戶型,而且足足開發了100幢,500個單元,收錢收到手軟的那種。
“很好,老板的這個主意好,如果一層樓價控制在1萬港幣左右,顯然會有很多人心動!”黎星搶了一個馬屁。
其余兩人也同意吳光耀的觀點,那就是建小房子,出手快!
“我記得你們剛才說,有英資地產商想和我們一起開發房地產,是怎么個合作法?”吳光耀突然心里一動,想到了個好辦法。
史俊連忙說道:“就是他們只出地皮,剩下的交給我們運行。”
“還有這樣的事情?這個倒是對我們很有利,只要利潤分成合適的話!我們既可以磨合公司,增加經驗,又可以獲得不菲的利潤。”吳光耀興趣勃勃的說道。
“那我去聯系聯系?”
“行,聯系一家信譽好的!”
長江實業畢竟只是開發過別墅,沒有開發過5層的住宅,正好拿別人的土地試驗一番。
那些英資地產商自然是看中了長江實業的營銷手段,和吳光耀的影響力,而英資又正好不敢投資,就想到了這個方法。
這種方法一直會存在,英資地產在未來會發現,他們開發的樓盤,遠沒有華商開發的樓盤好賣。
華人層出不窮的手段,讓那些英資地產紛紛找上門,要求合作開發土地!
說白了,就是外商沒有華商會玩花樣!
公司的事情處理好了之后,吳光耀又帶著修焱兵來到瀾灣別墅,打算看看進度。
在瀾灣別墅的項目部,也就是以后的物業用房,居然遇見了成衣廠的老板林勝才。
“林會長,您這是不放心我們長江實業,前來查崗啊!”吳光耀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吳會長,那里那里,我不是聽說瀾灣別墅快竣工了嘛,就忍不住來看看!這不,剛準備去工地,結果被人趕了出來,說我沒有戴安全帽,所以我就來到這個項目部求助了。”林勝才無奈的說道,心里在抱怨,那有看自己的房子,還被人趕走的道理。
“哈哈,林老板理解理解,我們工地上的規矩就是,再大的領導,都要戴安全帽。這是為您負責,要知道工地上隨時都有可能有墜物,出了事就后悔莫及了!”吳光耀回應道。
對于工地必帶安全帽的這事,吳光耀向來是港島推動最厲害的人。
不僅僅以身作則,而且吩咐《東方日報》要是那里工地有發生墜物傷人事件,要立馬宣傳戴安全帽的必要性。
吳光耀甚至準備最近向港府建言,要求就帶安全帽立法,算是自己作為‘太平紳士’的第一個參政議政。
戴好安全帽,吳光耀和林勝才準備一同前往工地視察。
“吳會長,剛才那個項目部所在的房子,以后瀾灣別墅建好了,應該就沒什么用處了吧!我想買下來,你們這套房子賣嗎?”林勝才眼熱的說道。
林勝才在港島也算立足穩定了,正好打算再買一套物業,畢竟自己妻妾子女眾多。
“不好意思,林會長,那套房子以后是瀾灣別墅的物業服務公司所在,是非賣品!”吳光耀說道。
“物業服務公司?”林勝才好奇的問道。
吳光耀笑笑,這些人不知道物業公司很正常,因為港島目前根本沒有物業公司這一說法。
物業管理行業于1945年左右由英國興起,當時并未得到廣泛的發展,真正得到社會認可是由萬國博覽會開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左右逐漸成為一個成型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