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高月長相差點,讓吳光耀少了期待。
當初吳光耀一看到林月如,就下定了決心要娶她!
長得又漂亮,家世又好,而且還看得出受過西式高等教育的,這基本上屬于鳳毛麟角。
“高月你原籍是哪里人,文化程度如何?”吳光耀隨口問道。
“老板,我是浙江紹興人,港島中文大學畢業。”高月連忙回答。
“恩,可以,我們還是老鄉!女孩子受這么高的教育很不容易,所以你要好好干,未來說不定也能躋身高層,當一位報業女強人。隔壁的星島日報掌門人,不就是女性嘛!”
吳光耀的話,很讓高月興奮,這位老板果然就像傳說中那有,很喜歡有文憑的人。
“是,我會好好工作的!”高月信誓旦旦的說道。
不一會,沈寶興和楊康來到了吳光耀辦公室,匯報起情況。
《東方日報》這一年海外發展迅速,在星島、臺島、泰國、馬來等地銷售增長迅速,頗有成為華人第一報的趨勢。
究其原因,就是東方報社在商業上的內容,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多商業大佬都愿意接受東方報社的采訪,多少都有看在吳光耀的面子上;
還有就是東方報社,投入了大量資金建立了通訊社,和配備了很多電傳打印機,搶新聞最快,讓人能讀到最新的新聞。在這方面,沒有華人報紙比的過。
“《明報》的情況怎么樣?”
“恩,非常好,發展很迅速。憑借梁羽生和金庸的連載小說,《明報》在亞洲非常受歡迎。”
吳光耀點點,接著又問了出版社狀況。
東方報社已經在向傳媒發展的路上,出報社自然少不了!
看東方報社發展的很穩定了,吳光耀決定再給楊康和沈寶興加點任務。
“我看你們最近有點閑,打算給你們增加點任務!”吳光耀臉上帶著狡黠,第自己的兩位大將說道。
沈寶興和楊康一聽,老板在說兩人偷懶,紛紛表示抗議;
沈寶興甚至扯扯自己的臉皮,說自己都快瘦的不成人形了,讓吳光耀差點暴走!
“嫌累就招人,把權利下方;這既是相信自己的同事,也是解放自己,讓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處理大局。”
吳光耀接著說道:“東方報社再籌備一個雜志,每周一刊,就叫《經濟周刊》,對標美國的《財富》和《商業周刊》。還是那句話,給我多儲備一點人才,我會隨時下達任務,完不成,你們兩人就來給我端茶倒水。”
“完的成,這么好的事情,我們怎么可能完不成!”沈寶興一聽又要出新產品,高興了起來。
這就是股份制的好處,不僅僅是在給老板打工,也是在給自己打工。
送走了兩人,吳光耀腦子又在高速運轉,分析東方報社的下一步。
辦電視臺,顯然太早了,這一步起碼得60年代初,吳光耀才考慮這個問題。
1957年,麗的呼聲在港島成立“麗的映聲”,正式推出電視服務,此為港島及遠東地區第一家電視臺。成立之初,“麗的映聲”只有一個黑白畫面的英文臺,每日播放四小時。頻道成立初期以收費方式提供服務,向每個用戶收取25港元的月費,以當時的水平來說相當昂貴,一般市民難以負擔,用戶僅有640家。這一年,麗的映聲首次播出了香港電視史上第一部電視直播劇《幸福的家庭》。
1967年,麗的映聲用戶多達6000戶,這年9月,無線電視(以下簡稱TVB或無線)啟播,TVB的收看完全免費、無線接收,且有許多(非全部)彩色畫面的節目。而麗的映聲仍為黑白畫面,許多觀眾開始轉為收看TVB,麗的映聲受到沖擊客戶不斷流失。
最終,吳光耀揮去腦中的想法,東方報社還是以紙質傳媒發展吧!
不管什么事情,太超前了,絕不是一件好事!
不說科技能不能支持這個事情,就是民眾和觀眾也不會支持太超前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