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港島股票交易所的經紀們,聯合在《星島》報刊上致函,向吳光耀提出三大質疑:
第一:新交易所成立的目的何在?全世界的交易所都是非牟利的,新交易所也是屬于非牟利性質嗎?
第二:創辦人是否是因為自己的公司想上市,但是又遭到了港島會以不符合規定而拒絕了,而決定成立股票交易所?
第三:新的股票交易所,是否買賣已經在港島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呢?或是自行引入新股票呢?
面對這些尖銳而辛辣的責問,吳光耀輕蔑的一笑,自己動了這些人的蛋糕,他們急眼了!
吳光耀沒有逃避這些問題,在自己旗下的報刊《東方日報》和《明報》上面,解說了自己的目的。
“首先,九龍股票交易所一定是非牟利股票交易所,這是前提,也是成立的條件!”
“其次,我們是從公眾利益出發的,港島需要多些金融設施來支援工業的發展!我們希望看到比較小規模的企業也可以有機會獲得資金,從而平衡和減低籌集資金的成本。現在只有大公司或者某些特定的公司(暗指英資)才能公開募集資金,而交易所往往將其小公司和一些公司(暗指華資)拒之門外。”
“最后,我們鼓勵英國、美國、加拿大的經紀,加入九龍股票交易所!我們希望有32個經紀會員,遍布歐洲、美洲、亞洲。當然,九龍股票交易所成立之初,會以已經掛牌的股票作為交易;時機成熟,九龍股票交易所才會逐步引入新股票,以保證市場的平穩!”
吳光耀在報刊的拉票,顯然扭轉了一些輿論!
可以說,好壞參半。
那就讓歷史來證明吧!
九龍股票交易所的成立,勢在必行!
.......
麗思酒店的中餐廳,吳光耀邀請了幾位港島界證券代表人物——李福兆、王啟銘等人。
吳光耀第一次見李福兆、王啟銘這些后世的證券大佬,好奇的打量了一下大家,才開口道:“各位,邀請大家來的目的,想必你們應該猜到了一些!”
“吳先生,是想我們入九龍股票交易所的會員(經紀)嗎?”李福兆高興的說道,對于九龍股票交易所,李福兆是非常的看好,覺得華人應該有自己的股票交易所,以免被人卡脖子。
吳光耀看著只有31歲的李福兆,不免有點懷疑,自己提前了9年歷史,是否正確?
不過事到如今,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狠話都放出去了,豈能認栽?
“只說對了一小半,我邀請你們來,是想讓你們來九龍股票交易所擔任管理職位,兼職會員也行。你們應該知道,我對于證券行業不過是一個門外漢,我也志不在九龍股票交易所。我想邀請李先生來擔任九龍股票交易所的副主席,待時機成熟,我就把主席一職交與給你。一開始,我只不過是為大家頂住一些外部壓力,讓一些人不敢異動!”
吳光耀的話讓大家一震,這位在干什么?
費盡心力干成的一件事情,卻把功勞然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