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心商業體在半年試租期過后,所以的商鋪全部漲價出租,年租金高達1400萬港幣(原本預估的是1200萬港幣)。
試問,一個年盈利可達2300萬港幣左右的公司,不能上市,這樣正常嗎?
這種盈利規模的公司,就是在未來也足以上市。
吳光耀的話,很快被港島民眾從報紙上所熟知,一時間大家陷入了狂熱!
為何?
因為大家都看好長江中心商業體,有人甚至放出大話,長江中心商業體十年以后,價值將達到10億港幣。
“買到就是賺到!”
“不要鈔票,只要長江實業的股票!”
人們紛紛圍繞著長江實業上市展開話題,討論的激烈狀況猶如在討論一場世界級的大事!
“李生,準備買多少長江實業的股票?”碰到熟悉的股友,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樣。
“高生,我的全部家當,都準備認購長江實業的股票!”李生自然不會告訴金額,但是也表達出自己對長江實業的追捧。
“不會吧,你這樣搞不怕砸了啊!”高生一臉的不可思議。
“砸,拿什么砸?長江中心商業體你又不是沒有去過,生意好的很,長江實業每年收租金都收的手軟!而且長江中心的商鋪和寫字樓全部是只租不賣,包租公啊,拿什么虧?”說道激動處,李生的口水直飛,高生不自覺的退了半步。
“有道理,看來我也得多準備的港幣了!”
..........
長江實業的上市資料老早就準備好了,股民們并沒有等多久!
十月初,長江實業的發行方案就出來了:
長江實業以每股7港元的價格,公開發行60萬份股票(每份20股),占長江實業總股本的25%。
(香港的一手并不是固定的,每手數量根據買賣雙方決定;在六十年代,怡和上市發行的是900000份股票。)
也就是說長江實業總股本是4800萬股,而吳光耀占股63%,林有德占股6.5%,何顯和鐘子光各占2.75%。
長江實業未上市之前,市值已經高達3.36億港幣,可謂是一個很高的市值了;
不少人都開始擔心,長江實業的發行價格是不是太高了?
然而,長江實業用事實讓那些人閉嘴了!
預購期間,長江實業的股票獲得了50倍的超額認購,凍結資金高達4.2億港元!
如此高的凍結金額,在這個時代是個驚人的數字!
“不會吧,不會吧,大家有沒有搞錯!”有人不可思議的說道。
“搞錯什么,你以為就你聰明,發現了值得投資的股票!”旁人說道。
“是啊!不說長江中心本身的價值,就是財神爺也值得大家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