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合同簽完之后,廖寶珊和吳光耀立馬召開記者會,當天就宣布了這件事!
立馬在港九引起了震動,大家都在討論。
“廖寶珊是找到了靠山了啊,而且這個靠山很大啊!”
“看來財神爺當了廖寶珊的貴人了啊!”
“找到靠山又如何,這次大家擠提的原因就是,廖寶珊挪用了儲戶的錢去炒房,所以聲譽必受影響。想要東山再起,不知道要多少年了!”
“總比倒閉的好吧!”
廖寶珊在和吳光耀達成協議之后,終于振作起來,立馬趕往匯豐和渣打,提出求救。
“你們匯豐銀行是港島銀行公會的常務會員,還兼港島中央銀行的權利和義務,你們有責任維持銀行的秩序!再說,我的資產本身是足以抵儲戶的存款的,只是一時賣不出而已。”
桑達士聽了,并沒有拒絕,而是開口說道:“可以,明天我們匯豐銀行可以和你們發表聲明,可以透支你們廖創興銀行2000萬港幣的存款.”
桑達士之所以如此爽快,也是聽到了吳光耀參與此事,多少要給朋友一點面子;
再加上匯豐銀行的目的已經達到,那就是廖創興銀行已經損失慘重,以后再也不會發生那種亂拉存款的現象了。
廖寶珊一聽,頓時松了一口氣。
走出匯豐大門的時候,廖寶珊忍不住嘀咕道:“匯豐銀行這么晚才肯同意支持,肯定是想讓我們廖創興銀行聲譽大降........”
..........
第二天,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聯合廖創興銀行發表了聲明“匯豐和渣打可透支3000萬港幣應付廖創興銀行的擠提.....”
至此,擠提風波終于慢慢平息,搖搖欲墜的廖創興銀行免于‘執笠’(破產)。
劫后余生的廖寶珊本該破涕開顏,重整雄峰;
可是,他似乎受到了驚嚇,變得如同一只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原來,事情的起因是匯豐銀行好心援助,再和廖創興銀行擬好一份英文的聯合聲明。
聲明內容是:“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已作出若干安排,令廖創興銀行的事件,完全受到了控制。”
聲明登于《星島日報》,不知道哪位翻譯大師的亂翻譯,中文竟然翻譯成:“廖創興銀行之業務,完全置于匯豐及渣打控制之下。”
譯文和原文,根本就是意思相左,亂七八糟。
廖寶珊看到《星島日報》這則新聞,如同天雷轟鼎,精神奔潰。
“渣打和匯豐,太卑鄙!太無恥!出爾反爾,以‘無條件支持’為誘餌,誘我入甕,好鯨吞我辛辛苦苦創辦的廖創興銀行和置業!”
廖寶珊神思已經出現恍惚,無法安寢,半夜找到自己的律師來尋根究底。
此時,律師拿出英文報紙和中文報紙,連忙安慰主顧:“廖老板,這是翻譯出現了錯誤,匯豐和渣打的聲明是...........”
廖寶珊聽完之后,稍稍放松,可是長時間的情緒緊繃,仍然心存疑惑,恐鬼佬有詐!
就像吳光耀所說的那樣,命可能不久也!
廖寶珊有可能感覺到什么,已經把遠在倫敦留學的兩個兒子叫回來,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