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大集團
吳光耀看著會議室的一眾高管,內心比較欣慰;
安德里,光大金融主席;雷洪,光大銀行總裁;劉禹,光大證券總裁。
洋人和華人具有,洋人銀行家掌管著制定大方針和策略,華人銀行家則主要負責實際的經營。
再加上吳光耀從未來得來的投資信息,以及吳光耀在港島華人領袖的身份,光大金融系未來成就一定不會低。
至少在投資銀行上面,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堪比摩根家族和羅斯切爾德的存在;
商業銀行也能成為一家區域性的大銀行。
吳光耀說道:“雷洪,你來匯報一下光大銀行存款的情況!”
雷洪說道:“目前,光大銀行的存款已經達到20億港元,您個人的存款達到10億港元,公眾存款10億港元;這個存款規模已經位列華人銀行第一,恒生銀行18億港元排第二;光大銀行在港島所有銀行的存款排名位于第三,匯豐銀行以50億港元位列第一。”
嘶,吳光耀倒抽一口氣,港島人的存款居然如此的多!
港島人就是華夏人,一直以來都有重視儲蓄的傳統;
‘積谷防饑’、‘勤儉致富’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養成的一個傳統,一向是華人社會廣為傳頌的美德。
自五十年代港島本地工業起飛,普羅市民的收入也相對提升了很多;
收入市民的收入增加了很多,但他們‘晴天打好雨天柴’的憂患意識仍然十分強烈;
這些人的大部分收入,扣除必要的開支外,大多儲存起來;
到六十年代末,這些積蓄已經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
其實大家都明白,光大銀行的存款一躍成為華人銀行第一,吳光耀的10億港幣存款就占了一半;
另外一半還不是吳光耀的員工們貢獻了很大,這些員工基數大,收入高,對吳光耀的實力和信譽又極度的信任,自然會選擇把錢存進光大銀行。
吳光耀說道:“不算我個人的存款,公眾存款方面對于我們才成立兩年的銀行來說,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利潤呢?”
雷洪說道:“利潤方面,主要來源于兩方面:第一是貸款,去年盈利一共1500萬港元;第二是投資,通過光大證券向美國巴菲特投資俱樂部的那6億港幣,去年盈利為8000萬港幣(總盈利為1.2億港幣)....”
吳光耀點點頭,挺不錯的,看來銀行要想賺錢,還得投資金融產品。
當然,風險也是很大的,不過這個風險對于吳光耀是不存在的。
這個時代的存款利息,在貸款利息面前,低的嚇人,所以開銀行是不會虧的,除非發生擠提事件和投資失敗。
光大銀行的現金流很足,這些錢都是吳光耀抄底港島用的,足足有10億港幣可以動用。
接著,光大證券的劉禹匯報道:“光大證券目前有兩個業務:第一筆業務是光大銀行的這筆投資,我們可以提成10%,共計1200萬港幣(巴菲特提成23%,2800萬港幣。);第二筆業務是直接投資港股,去年一共盈利1000萬港幣......”
聽完報告,吳光耀直接說道:“劉禹,你有沒有發現長江實業這一兩年投資港島地產的狀況?”
劉禹想了一下,才開口說道:“恩,我們最近根據對面的政治形勢,也在考慮會影響到港島造成一定影響,打算逐步減倉觀望一下。”
劉禹能做到這種程度,吳光耀已經很滿意了!
危險什么時候來,哪怕是前世的四大家族也預測不到,他們只能預測危險會過期,所以他們會抄底;
而危險來臨的時候,他們因為負債低,又全是是固定資產,所以只要堅定持有,還是會漲上去的。
抄底,就是他們成為四大家族的主要原因了。
“年后,準備全部清倉,然后光大證券的新任務是成立離岸資金,為以后的直接參與美國和歐洲證券市場做準備。”
吳光耀沒有說理由,而是直接命令道。
投資港島證券的資金,不過只有4000萬港幣不到,損失了也不算什么,但是沒有必要,自己只需一個命令,就可以降低大量的損失。
“是,老板!”
劉禹沒有任何猶豫,反而背后生起一股冷汗!
劉禹研究給吳光耀,那就是吳光耀對大勢觀非常的敏銳,所以才做到了世界船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