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耀雖然是4500萬港幣拿下的星光行,但從當時的角度來看,霍英棟覺得吳光耀是在幫助他;
因為當時在港島,只有吳光耀才不怕得罪怡和洋行和港府!
星光行和海港城是靠著的,所以大家準備步行走進海港城!
剛來到入口,吳光耀就說道:“這里給我設計五根旗桿!以后每年升起我旗下最強大的五個本土集團公司的旗幟!讓整個維多利亞港海面上的游客看看,我們的風采!”
眾人一震,頓時感受到了一種榮耀!
能在這里升起旗幟的集團公司,恐怕每一家集團都是不弱匯豐銀行、怡和洋行的存在,甚至內部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
如果港島要來個企業排名,前十大公司,恐怕除了匯豐、怡和、和記、太古,其余都是老板旗下的公司吧!
第一名,環球集團,這是毫無疑問的;2000萬噸載重量船只、42個現代化貨柜碼頭、16架波音客機.......還有上百個子公司;更重要的是營收和利潤,匯豐和四大洋行加起來也不夠比的。
第二名,拉鏈集團,去年(1971年)盈利1億美金(6億港幣),而匯豐銀行才3億港幣;
第三名,爭議很大了,吳光耀旗下的長江實業、百優集團,年盈利都在3億港幣以上,而匯豐銀行也有三億港幣的利潤,三家集團總體來說差不多。
第六名,爭議也有,那就是東方傳媒集團和怡和洋行,兩家公司年盈利都在2億港幣左右。
第八名,和記洋行
第九名,光大集團
第十名,太古洋行
星耀酒店集團注冊在美國、聯想集團注冊在日本、麥德龍集團是老板情人當家,所以這三個公司不在此列;
而長實地產相當于私人公司,而且還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也不在此列;
光大集團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老板個人資金和投資,也屬于低估資產。
否則,港島前五絕對沒有其它公司什么事!
照這樣的話,首先升起旗幟的公司是環球集團、拉鏈集團、百優集團、長江實業、東方傳媒。
“我最近就叫人設計!”史俊答復道。
吳光耀點點頭,然后說道:“今年就升環球集團、拉鏈集團、長江實業、百優集團、東方傳媒的旗幟吧!不過要是旗桿建好后,港府那邊有什么意見,就隨他們吧!”
胳膊擰不過大腿,這種小事也沒有必要和港府爭論!
再說了,以后這里肯定是要升國旗的!
一眾人來到九龍倉,目前九龍倉開發商業地皮的面積有100平方尺左右,其中海港城46萬平方尺,海運大廈50萬平方尺。
整個工程預計在1976年竣工,比原計劃提前了四年;
提前四年,有個好處就是建筑費預計從20億港幣下降到16億港幣左右,節省4億港幣;
‘壞處’也很多,九龍倉集團目前債務高達5億港幣,假設一旦發生地產暴跌,九龍倉就有被‘暴雷’的可能;
吳光耀要的就是九龍倉暴雷,然后以最小的代價私有化九倉。
“九龍倉才是真正的大項目啊!你們看那邊的土地,足足還有200萬平方尺地皮,可以開發商業項目,倘若全部開發成功,怕是一個九龍倉就能抵新世界中心、長江中心、長河中心(新加坡),三個商業體了!屆時,這里就是香港最賺錢的地方,可惜怡和洋行不識貨!”
其實,新加坡長河中心也挺大的!
史俊說道:“以老板的眼光看,自然是這樣的;不過以怡和洋行的眼觀,他們只看到了高昂的建筑費,不穩定的大環境;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輸血實力!”
吳光耀笑道:“九龍倉在我手上,也不是債務高筑嘛!”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這些高層恐怕都猜出來吳光耀的心思!
但是大家心里也有個疑問,那就是老板真的不擔心大環境嗎?
像是遇見1959年的那種‘供大于求’而引起的地產暴跌,大家心里覺得地產還是會上漲的;
但是遇到1967年的那種‘ZZ危機’,老板真的不擔心對面收回港島嗎?
這就是大家一直以來的疑問?
不過大家自然不會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