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為1億港幣,賬上還有5000萬港幣,財務狀況非常良好!”
這就是港島人無不稱贊的長江實業,很難想象,這么龐大的一個地產集團,居然負債很少;
其實,地產專業人士輕而易舉的能分析出來,因為長江實業抓住了每一次的機會!
地產低谷時,瘋狂的拿地;
地產高峰時,瘋狂的建房;
商業綜合體,源源不斷提供資金。
三個商業綜合體、六幢甲級寫字樓,這是相當亮眼的成績;
更不要說,還有大量的土地儲備、工業廠房。
吳光耀點點頭,對黎星說道:“財務狀況良好,就得繼續買地、造房、出售,否則資金不流轉,公司必出現問題。”
黎星說道:“恩!我采用了兩個緊急措施:第一,開發容易出售的地盤,不容易出售的地盤擱置,并集中精力把易于脫手的住宅樓盤以“樓花”方式分層出售,并加速完成入伙,如此方可有新資金以供周轉,同時也讓我們的判頭有活、工人有收入;”
吳光耀點點頭,鼓勵黎星繼續說下去。
受到吳光耀的鼓舞,黎星繼續說道:“其二,著重的“三個分散”經營原則,即分散、分細、分期,興建的地盤多數是小型住宅單位,用“大平特平”的價格向中下階層推銷,寧可少賺,也不讓房子爛在手里。
面積既細,價錢又便宜,市民動用的現金不多而能置業買樓,正所謂“賤物斗窮人”,甚為一般家庭受落,所以銷售結果超乎理想。
‘分散’的好處:購入分散于港九新界的地盤,就可以分別吸引當地的用戶購買。每個地區一定會有當地的擁躉,住慣了那區的居民,多半就地取材。加上,分散地盤不如屋村規模龐大,容易一下子就售清。
‘分細’的好處:現在市況不景,在設計樓宇圖則時,住宅單位以越細越好為原則,在出售時自然就越容易賣。以少量金錢就可置業買樓,一定受小市民歡迎。
‘分期’的好處:不需要一次過繳付大量金錢,只須繳付少量首期,以后的分期付款,無疑等于交租。”
聽完黎星的話,吳光耀滿意的說道:“很好,看來你胸有成竹了!”
黎星笑著說道:“不管怎么說,華夏人都喜歡有一個自己的‘家’,房子無論何時都會有市場,就看我們怎么也迎合這個市場了!”
長江實業雖然主營商業地產(商業綜合體、寫字樓),經營的方針主要也是只租不售;
但是,并不代表長江實業在住宅領域就沒有作為,也不代表長江實業沒有出售的物業;
相反,在住宅領域,長江實業依舊是香港的老大,每年出售的樓盤依舊冠絕香港地產業。
之所以說住宅領域是長江實業的‘弱勢’,那是相對于長江實業龐大的商業地產而言!
吳光耀最后說道:“房子出售也要經過一番包裝,更能收獲成交量。還有,從現在起,在買入地盤,開始設計時,可以考慮分層住宅出售為對象的方案。”
黎星點頭應是,老板的這個分層似乎也不錯,采用上述措施,厲行“四分”辦法,給長江實業足夠的周轉空間,很快就能套回大量現金,好繼續攻城略地。
最后,吳光耀看向史俊,到沒有吩咐什么!
由于九龍倉集團大舉借債,再加上現在地產下跌,所以九龍倉股票已經暴跌了六成;
如今的九龍倉市值,只有區區10億港幣,可謂是廉價之極!
不過,吳光耀依舊打算等石油危機后,再私有化這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