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吳光耀七個女人,教育孩子是同出一撤,那就是嚴厲;
吳光耀大概能理解她們的心情,那就是期望兒子能接班自己的事業,畢竟自己只是一個女人。
吳顯磊放下手中的筷子,認真的說道:“父親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和母親失望的!”
吳顯磊心里認為,是自己選擇的傳媒這條路,并不是父親強迫的;
如今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的最好!
吳光耀也放下筷子,凱拉見自己男人嘴唇有油漬,拿起餐巾為吳光耀擦拭;
這一幕,吳顯磊習以為常,正是因為父母雖然沒有結婚,但因為感情很好;
所以,自己和弟弟妹妹從小并不感到有什么缺失!
吳光耀給了凱拉一個感謝的眼神,然后對兒子說道:“我給你規劃的三個臺階:
第一個臺階就是,遍布歐美的報紙和雜志,當前任務是美國《紐約郵報》、英國《泰晤士報》;
第二個臺階是,對美國迪士尼的收購;
第三個臺階是,利用迪士尼進軍美國電視業,我比較看好ABC,或者同時組建自己的電視網。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規劃,而我和你母親能做的,也只是給你提供充足的資金;
如果你能力不夠,我們是不會拔苗助長的。”
哪怕是凱拉身家幾十億美金,也不由得感嘆自己的男人野心之大。
《紐約郵報》創建于1801年,一個半世紀以來,它一直號稱自己是“最真實地記錄世界上每日生活的報刊之一”。
而多莉·施奇夫夫人經營《紐約郵報》幾十年的歷史了,不過,雖然該報紙每期銷量60多萬份,但是一年虧損高達5000萬美元。
所以,《紐約郵報》自然難免成為了獵物!
而英國的《泰晤士報》更是在1785年就成立了,到了1966年,阿斯特家族將《泰晤士報》出售給來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羅伊·湯姆森;也正是在這一年,《泰晤士報》開始在報紙的第一版刊登新聞報道(在此之前,《泰晤士報》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廣告,對象為英國的富人階級),這時的《泰晤士報》已經不堪重負。
湯姆森本是加拿大人,50年代到英國闖蕩,創建了湯姆森集團公司,該公司是二戰以后英國最大的報業公司,目前尚擁有五十多家地方日報、五十多家雜志。盡管由這么大的報團來經營《泰晤士報》但也沒能挽救《泰晤士報》。
《泰晤士報》經營也不算理想!
至于迪士尼和ABC電視,暫且不表!
第二天,吳光耀和凱拉還抽空見了吳顯磊的女朋友;
兩夫妻都很滿意這個美國女孩,想來吳顯磊結婚就在這一兩年了。
.......
吳顯磊跟在一位職業裝女職員的后面,行走在過道里;
不時,女職員回過頭,報以微笑,態度非常的好!
吳顯磊只是禮貌的輕度微笑,其它并無感覺,并早已經對此習以為常;
自打懂事以來,吳顯磊就知道自己很討女孩子歡喜;
想來,是遺傳了父母雙方的優點!
不過,比起自己的魅力散發,吳顯磊更在意自己在事業上,獲得別人的認可;
而且,自己現在已經有女朋友了,打算過段時間就向女朋友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