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耀的車隊來到和記大廈,嘴角忍不住微微翹起,笑容浮于言表;
因為自己在中環的心臟地段,收獲了第二大廈鏈。
以雪廠街為南北分界線,吳氏家族在中環心臟地段擁有東、西兩個大廈鏈;
第一大廈鏈(西):由位于皇后大道、德輔道、干諾道的六座大廈組成,皇后大道中的光大大廈、華人行、長江大廈,德輔道的連卡佛大廈,干諾道的環球大廈、長實大廈;
現有的六座大廈并不是第一大廈鏈的終極形態,還有地鐵中環站上的高空發展權一座(還未招標)、未來的交易廣場3座大廈(還未招標);
這十座大廈全部收入囊中之后,才是中環心臟地段的第一大廈鏈。
第二大廈鏈(東):雪廠街以東的大廈鏈,是最近幾年,不知不覺就連在了一起的大廈鏈;
首先是,和記黃埔收購過來的希爾頓酒店(美資公司永高),希爾頓酒店這塊位置非常有奧妙,因為它是夾在前世的匯豐大廈和中銀大廈的中間,也就是前世的長江實業總部大廈(李超人的老巢);
其次是,位于中銀大廈北方(瀕海正前方)的和記大廈(夏愨道),和記大廈在1975年交付使用,高22層;在前世,和記大廈在中銀大廈的正前方,地理位置更優,但高度只有22層,中銀大廈則有70層,所以從維多利亞港口望來,和記大廈猶如一個小矮人。
最后是,位于匯豐銀行斜前方的香港會大廈,長江實業擁有48%的權益。
中環心臟地段的第二大廈鏈,目前只有三座大廈,同樣不是最終形態;
倘若地鐵金鐘站的上方高空發展權不參與投標(讓給華資五虎,投中環站。)
那么金鐘站二段,吳光耀一定可以以救世主的身份獲得;
原來,金鐘二段原本被鄭裕桐(新發展地產)、陳曾熙(恒隆地產)、廖創興等組成的財團投得,但是需要補地價18億港幣;不過因為地處黃金地段,審批手續繁瑣,結果一拖再拖,硬是拖到了中英談判;
中英談判期間,港島的地市、股市,跌幅之大,非常罕見(比六七年跌幅大);
結果一邊是銀行不肯貸款,一邊是政府不肯降價(補地價),一宗‘賺庚’(賺定)的生意,硬是搞黃了;
新財團掏不出錢,港府只得收回,中英談判結束后,被日資、南洋、信合等組成的財團獲得;
后世鼎鼎有名的奔達中心2幢大廈(二十一世紀改名力寶中心),就是這個標段的部分權益。
有人說,陳曾熙、鄭裕桐等人‘捉住了鹿,卻不知如何脫角’,中標后放棄的大概也只有這個財團。
而吳光耀已經想好了,到時候自己從幾人手中接過這個標,也總比再還給港府的好!
這樣一番計算下來,吳氏家族在中環心臟地段的第二大廈鏈,至少有五幢甲級寫字樓;
分別是希爾頓酒店(前世長江實業總部)、和記大廈、香港會大廈、金鐘二段的兩幢大廈(前世奔達中心兩幢大廈);
五幢大廈中,香港會大廈目前已經在建設,竣工之后是一幢41層的大廈;
雖然長江實業只有48%的權益,但香港會是個松散的組織,大廈還是由長江實業在管理。
而希爾頓酒店、和記大廈這兩個大廈,如果重建,就不得不說前世香港鼎鼎有名的‘風水大戰’;
前世這場香港風水大戰的主角是:中銀大廈、匯豐大廈、長江實業大廈(李超人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