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秋高氣爽。
維多利亞港口的游艇數量多了起來,香港也正式進入有錢人的時代。
吳光耀和會德豐主席馬登兩人,在一艘游艇的甲板上相對而坐;
馬登有一些意興闌珊,原因是會德豐的盈利在這幾年持續下滑;
1973年,會德豐的經常性盈利曾達1.8億港幣;
但受到1973年10月的石油危機影響,在1974年度,會德豐的盈利已經降至6900萬港幣;
而到了1975年,會德豐的盈利更是跌至2900萬港幣。
故此,本月初,會德豐主席約翰·馬登有意放盤,將會德豐出售;
最先和會德豐接觸的是怡和洋行,會德豐亦同意本收購;
不過隨著和記洋行的介入,這筆收購又增加了懸念!
“吳先生有意會德豐?”馬登主動提及道。
此時,關于會德豐的收購,都還只是口頭協議,并無有實質性的進展;
所以,一切都有可能!
吳光耀搖搖頭,說道:“是韋理在主持這個事情,我個人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我甚至都不知道你們談的如何,卡在什么點上了?”
這些話是事實,并不是吳光耀的計謀!
而且,吳光耀是知道此次會德豐被收購,絕不可能成功。
馬登點點頭,相信了吳光耀說的話!
馬登說道:“目前,怡和、和記要求我們提供具體計劃資料中!”
吳光耀說道:“和記洋行、怡和洋行、會德豐集團,三家公司業務相近,想必你們是不愿意的,一旦收購不成,你們的業務有受損的風險!”
馬登點點頭,說道:“我們的財務公司也是這樣說的!其實,我今天約吳先生,是想問問吳先生是否有意促成這筆收購?”
吳光耀一愣,看向約翰·馬登,發現他臉上確實帶著真誠。
會德豐的馬登家族,一如既往的對內地保持戒心,生怕那天對面收回香港,沒收了他們的資產;
所以,這些年來,馬登家族把從香港賺到的錢,投資與航運;
這些船只注冊在國外,又是可走資產,這樣才讓馬登家族放心不少。
兩人關系不錯,如果吳光耀有意收購,馬登是樂意的;
畢竟吳光耀不會讓他吃虧,這是這些年兩人合作的經驗;
而最經典的合作,自然是中華煤氣;
這些年,隨著中華煤氣在新加坡投資的煉油廠投入運營,每年能賺取大量的利潤;
而香港的管道燃氣客戶,每年增加也是非常迅速;
所以,中華煤氣的管理層、股東,無一不對吳光耀感到信服。
吳光耀搖搖頭,堅決的說道:“對于會德豐,我無意參與收購,一切以和記洋行管理層的行動為準。馬登先生,其實我個人也不看好這次收購!”
馬登再次失落,如果是吳光耀參與這次收購,起碼馬登家族可以收獲更多!
但怡和、和記兩家公司參與收購,首先就提出來,要會德豐的提供未來的具體計劃!
如此,會德豐豈會同意!
再加上,兩家公司出價也低!
馬登點點頭,說道:“好吧,我忘記了吳先生的環球集團,這幾年大肆賣船,想來是不看好航運的未來!”
吳光耀說道:“航運是有周期的,倘若我不賣船,損失就會很大。所以,你也不比過分解讀!”
吳光耀可是知道,這位會德豐掌門人,腦子有點倔;
別看他現在意興闌珊,想著賣掉會德豐;
再過兩年,他就會大肆購買船只,讓人著實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