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吳光耀的分析,兩人顏色越加凝重,背后竟然生出一股冷汗!
兩人也許考慮過這些問題,但就是沒有重視過,因為兩人不知道后果;
就像前世的董云浩,已經知道航運寒冬季來了,依舊選擇相信自己能戰勝這個寒冬季節。
良久,奈特認真的說道:“我會盡快拿出針對這兩個領域的方案,屆時,我會在董事會上拿出方案!”
吳光耀笑著說道:“你們重視就行,我也放心了!對了,我還有兩個建議,你們采納一下!”
奈特高興的說道:“吳先生,請說!”
吳光耀說道:“一句廣告詞,叫做‘JustDoIt’只管去做,這是一種灑脫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鼓勵年輕人加入鍛煉,女性群體加入運動,人人都可以是一個運動員!”
房間的人都沉默了下來,不是吳光耀出了餿主意,而是在品位只管廣告詞‘JustDoIt’;
灑脫的精神,就是運動的精神!
“太好了!太經典了!吳先生,謝謝你為奈特公司的付出!”
奈特已經站了起來,對著吳光耀彎腰敬禮!
吳光耀謙虛的說道:“我是公司重要股東,自然要公司做出貢獻!對了,這句廣告語還有個地方可以延伸,那就是我們讓女性加入有氧運動中來,我們營造一種女性做有氧運動可以保持身材、保持健康,讓男人側目的感覺!當然,其它運動也歡迎女性加入進來,運動從來就不是男人的事情!”
奈特趕緊又記了下來,生怕被遺忘了什么金口玉言!
..........
洛杉磯,光輝國際總部
總裁萊斯特親自遞給了合伙人一分資料,并說道:“吳先生,你就是你需要的人才的信息!”
吳光耀點點頭,翻開了資料,上面寫著‘霍華德·舒爾茨的個人簡介’。
施樂公司銷售員、瑞典廚具副總裁............
很好,正是自己要找的人!
“恩,信息是對的!麻煩萊斯特先生幫我約一下他!”
“沒有問題,我會盡快聯系你!”
霍華德·舒爾茨是星巴克的創始人,嚴格來說是星巴克咖啡的傳奇締造者!
歷史上,在70年代初,星巴克由3個酷愛咖啡的大學生創立的星巴克,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只開出了四家店。1982年舒爾茨加入后,擔任運營與市場總監,由于他堅持激進擴張的主張,與星巴克元老意見相背,被迫離開星巴克。
但這怎么能讓他甘心?
1987年,這個野心勃勃的青年人竟召集一批投資者趁機買下處于財務困境的星巴克,把原先的老板炒了魷魚,從此將星巴克駛上了快車道。
70年代,在星巴克發源地西雅圖,正是一片蕭條:當地最大的雇主波音航空公司大裁員,三年里從十萬雇員裁到不足四萬,這使國會山一帶美麗的社區全搬空了,許多人因為失業只好遠走他鄉,西雅圖飛機場附近的廣告牌還有心思拿它倒霉的居民們開玩笑:“最后一個離開西雅圖的人,請關上燈!”——人人都說這不是做生意的好時機,而做一門新的生意更像是發瘋。
但當時,舒爾茨的確是“瘋了”。
雖然人們認為一個在布魯克林卡西納貧民區長大的孩子是沒有“資格”瘋狂的,但舒爾茨把這些經濟蕭條的景象當成了一個巨大的機會:“只有經濟衰退了,人們才有心思坐下來喝杯咖啡,發展一下鄰里情誼,”他說。
而此時,霍華德·舒爾茨還只是一家瑞典廚具的副總裁!
吳光耀有意做星巴克咖啡的投資人,但又知道星巴克咖啡在現在的管理團隊手上,不見得能發展起來;
那么只有拉上霍華德·舒爾茨這個星巴克的傳奇締造者!
而吳氏家族根本不需要參加經營,只需把股份控制在35%左右,未來就可以學耐克一樣,多了一筆接近千億美金的資產(長期分紅加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