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廈,佳寧集團。
陳青松在辦公室里踱步,再次在恒生銀行、光大銀行碰壁,讓他警惕起來;
此時,憑借佳寧集團的聲勢,基本上沒有哪家銀行會拒絕貸款給自己。
但恒生銀行、光大銀行卻堅持不貸款給佳寧集團,佳寧集團至今在兩家銀行手中一共貸款了兩筆;
一筆是以鐘氏家族的物業抵押進行的貸款,一筆是和置地相互擔保才貸款成功。
兩筆當中,以鐘氏家族的物業抵押貸款,已經還的差不多了;
而和置地相互擔保的貸款,光大銀行倒是一點不急。
這么說來,光大銀行和恒生銀行是不會單獨貸款給佳寧集團;
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陳松青想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自己被人看穿了!
陳松青懷疑,這個看穿自己的就是那位‘華人總督’!
他會不會揭穿自己?
這是陳松青在最近憂心的事情!
“只要香港地產繼續上漲,這些貸款完全沒有問題!貸款利率不到10%,但是香港的地產每年可以漲30%以上,那我有什么好擔心的!”
“至于那位會不會揭穿自己,我也不怕,他沒有證據!”
陳松青放松下來,自己做事一向謹慎,那位就算懷疑自己、舉報自己,也絕不會有證據;
唯一知道自己底細的只有鐘氏家族和裕民財務,但是這兩方絕不會出賣自己;
佳寧集團倒閉,這兩家公司也得完蛋!
陳松青不僅佩服自己來,天衣無縫的布局,凡是知道自己底細的人,都是最不可能揭發自己
東方大廈
吳光耀在辦公室里看報,同時也在等待高管前來匯報工作。
商場戰場流行的這樣一句話“指揮千人不如指揮百人,指揮百人不如指揮十人,指揮十人不如指揮一人。”
當然,‘指揮一人’的意思是抓某一部門或者某一分公司的主要負責人。
吳光耀就是如此,一般只抓重要的子公司負責人;
當然,公司所有的重大決策與事務,吳光耀任堅持親力親為。
本月底(五月),屬于東方傳媒集團的通信衛星就會升空,所以這段時間大家都非常忙。
第一個進來匯報的工作的是東方通訊社總裁周安陽,他是東方傳媒集團的少壯派,第三任東方通訊社的總裁。
周安陽仔細的匯報了,針對通信衛星發射之前,東方通訊社準備的工作;
“當前,我們加強了中東的通訊社駐點;至于歐美,我們依舊選擇商業新聞素材為主,而一些敏感新聞,就算抵達分揀中心,也不會流傳出去”
吳光耀點點頭,東方通訊社定位的是私人商業通訊社,可不是像路透社、美聯社那些國家作為后盾的通訊社;
正因為東方通訊社的實力不強,而且也極少將敏感新聞放出,所以歐美才沒有派遣特工之類的。
倒是有臺島、對面的媒體部門,曾經找上門,不過都被吳光耀拒絕了;
商業機構就是商業結構,合作也只限于正常的合作。
吳光耀說道:“有了通信衛星過后,更要如此!東方通訊社之所以成立,更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個人事業的需求,而不是真的希望他成為一個‘路透社’的那種存在。所以,你們需要把握這個度!能盈利即可,有些東西我們就算可以做到,但也需要考慮我們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