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置地公司宣布停牌。
很快就有人嗅覺到有大事發生,紛紛購入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等相關股票;
其實,不用猜也知道,如果收購置地公司,大概率是吳氏家族以私人名義進行收購;
否則,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就該同時停牌了。
當天上午,新社香港分社主動找上吳光耀。
“吳先生,聽說你欲收購置地公司?”新社長直言道。
“不錯!莫非這中間有什么問題?”吳光耀好奇道。
新社長說道:“這會不會引起英資財團的恐慌,將英資逼出香港?如果是這樣,恐怕不利于香港的穩定、及平穩過度。”
吳光耀眉頭一皺,這咋也和政治撤上了呢!
不過作為新社,擔心這種也很正常;
吳光耀解釋道:“我和置地是友好協商,進行善意的收購,自然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而且據我所知,怡和本就有意撤出香港,強扭的瓜不甜,還不如成全他們。”
新社長一聽是善意收購,頓時也松了一口氣;
“既然吳先生這樣說,我就放心了!吳先生也知道,上面要求我們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歡迎任何國家的投資者來港投資。”
“恩!你放心,我和怡和不會刀槍相向的。”
送走了新社長,吳光耀笑著搖搖頭!
當天下午,吳光耀帶領團隊來到怡和總部時,整個大廈周圍都擠滿了記者;
警察也紛紛來到此地,進行執勤。
吳光耀在保鏢的簇擁下,走進遮打大廈,任由記者大聲喊叫,團隊人員也未吭一聲;
顯然,在事情沒有塵埃落定時,大家都不會掉以輕心。
遮打大廈會議室里,一番招呼后,霍建寧、袁天凡、劉禹等人開始審閱置地的財務情況;
整個過程將持續很長的時間,今晚注定要加班了。
怡和此時擁有4.5億股的置地股份,如果今天達成交易,可以套現72億港幣;
同時,置地的債務將和怡和徹底撇開關系。
在收購戰前,雖然置地發行了一億新股給怡和公司,導致吳氏家族多支付了16億港幣;
但吳光耀一點也沒有心痛,須知,怡和在上半年為了挽救置地公司,也是套現了海外12億港幣的資產,用于穩定置地公司。
吳氏家族的團隊足足花了8個小時才將置地的財務報表看完,并有了一個綜合報告;
置地公司目前的長期債務是100億港幣,短期債務是25億港幣;
置地當前一共有55個地產發展項目,被停掉了10個地產項目,包括美麗華舊翼發展項目、皇后花園地段發展項目等;
置地公司除了地產項目以外,還有惠康超市、文華酒店
置地公司賬面上躺著6.5億港幣的資金,其中6.15億港幣是剛剛發行新股的資金,也就是說原本置地賬上僅為3500萬港幣的流動資金;
這對于一個資產上百億港幣的公司,還是有點不可思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