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丹城位于間海郡,是一座因煤礦興起又因煤礦衰敗的城市。
自從煤礦資源開始枯竭,城里的年輕人們逐漸離開貝爾丹,前往康斯頓和貝克蘭德等大都市謀生,這座原本還算繁華的城市也迅速失去了活力,氣氛越來越壓抑。
畢竟哪怕處于鐵路沿線,失去了自身資源,卻還沒找到新的定位的貝爾丹是讓人看不到希望的。
這樣一座半死不活,有些名聲卻沒實惠,還處于間海郡這個和弗薩克“交界”的地方,被拿來封賞給一個貢獻了三百萬鎊財富的“新晉子爵”,對魯恩王室來說是惠而不費的事情。
艾布納幾天前聽說喬治三世會把這座城市封給自己時,也不由得感慨對方真的很會算計。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按照原著的軌跡,這座貝爾丹城會在未來的戰爭中陷落,戰爭結束后還沒走出創傷,就倒霉地遇到戰神教會大牧首帶著封印物“002”逃入此地,險些毀滅了這座城市
“真是時運不濟啊但既然有了我這位能夠逆天改命的預言家當領主,也算時來運轉了”
在心里自夸了幾句后,艾布納倒是不覺得盤活一座衰落城市的經濟有多困難,甚至隨便想想就有了幾個方案,比如直接在那里投資修建“影城”和外景建筑,成為各種類型片的拍攝地,完成城市轉型。
總之,只要肯投資,資源肯傾斜,還怕發展不起來
尤其是艾布納還能隨時“觀測”這座城市的“命運走向”,選擇其中最“穩妥”的“命運支流”,進行引導。
心里盤算的同時,艾布納就要登上馬車,去往希爾斯頓區的劇院。
可就在這時,他忽然有了一些奇特的“預感”,于是停下了腳步,并讓車夫稍微等一等。
這是他的“被動預言”能力忽然給出了一個提示
,讓他務必買下幾分鐘后報童手里的報紙,之后“命運”會有有利于他的展開。
這種感覺艾布納并不陌生,在他還是普通人時,“純白之眼”其實就用“被動預言”潛移默化地影響過他。
比如他當初會突然插手休的任務,還慷慨地告訴了對方“扮演法”,除了他本身就對休這位塔羅會成員有著好感,且“閱讀者”途徑本身也有著“愛顯擺”的特性外,下意識遵照“預言”行事,以趨利避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只是他那時候還不知道這是“純白之眼”對自己的影響,以為是自己的決定。
直到成為“守知者”,對“純白之眼”的應用進一步加深后,才隱隱察覺到。
“不過,當初接近休的好處是什么呢
“讓她和佛爾思都成為了我的好友
“或者說,讓我擺脫了穿越初期的不真實感,有了牽絆”
艾布納胡思亂想的時候,一個報童從街角拐了過來,他今天的生意似乎不錯,這才剛到下午,斜挎著的里就已經清空,只手里還拿著最后一份報紙。
見此,艾布納知道自己“預言”里的人就是他了,于是招手將其叫到了近前。
報童清亮的聲音也隨之響起,語氣略帶忐忑地道“先生,只剩下一份塔索克雜聞了”
塔索克雜聞是一份小報,只刊登一些坊間雜事,因為幾乎不用夸張的標題制造噱頭,所以銷量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