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自動簽到打卡功能已開啟!”
“系統提示:自動簽到打卡期間,獎勵將累加,在宿主關閉該功能時統一發放!”
系統悅耳的聲音,在沈堅腦海中響起。
這甚至讓沈堅有些舍不得開啟自動簽到打卡功能......
——因為那樣他就聽不到系統的聲音了。
但轉念一想。
沈堅便釋然了......
因為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等想聽系統聲音的時候,他把這個功能關了不就行了?
......
如此數年。
乃至魯襄公逝世,魯昭公即位。
至魯昭公五年。
顏徵在身子不如從前,已經無法承擔繁重的勞作,孟皮棄文學藝,以顧長母幼弟。
彼時,孔丘年十五,志于學。
其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
又因為沈堅的開蒙,孔丘已經對“仁、義、禮、智、信”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思考,同時進一步完善了“仁”的概念。
并且向沈堅提出:仁,即是天理、是本心、是良知、是性智。
沈堅聽了這般話,一時間吃驚不已。
他知道因為自己的干涉,未來至圣先師孔子的軌跡一定會出現一些蝴蝶效應。
可萬萬沒想到,孔丘在這個原本應該是才立志于做學問的年紀,對于“仁”的認識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
因而,聽到孔丘此話后。
沈堅沉思許久,決定離開曲阜。
——或者說,不再以凡人的模樣留在曲阜。
因為他知道,至圣先師之所以是至圣先師,并不僅僅是因為學問。
更是因為孔丘的經歷,和在這些經歷的催化下誕生出來的思想,以及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的壯舉......
而沈堅的所作所為,從某種程度上,對孔丘而言是一種揠苗助長......
一念至此。
當天夜晚,沈堅便恢復真身,乘騎神駒而走。
次日來的訪客,只見到一座空落落的院子。——包括孔丘。
孔丘歸家便向母親言及,只說:“母親,先生不見了。”
顏徵在卻一點兒也不驚訝,仿佛是已經猜到了沈堅的離去,向孔丘說:
“那位先生之才,經天緯地,怕不是凡人之屬。”
“他肯教導你,是你的福氣。”
“如今他離去,你亦不必去管,無需擔心。”
顏徵在是個明白人。
打第一眼看到沈堅化成的凡人開始,她便知其不一般,或為仙人降世來了。
如今,也看得分明。
兩年后,顏徵在久病不治去世。
這一年,孔丘年十七。
......
同年。
在魯國的巷黨,孔丘遇見了李耳,從李耳助葬于巷黨。
然而及土恒。
忽而一陣大風,日有食之。
送葬的隊伍就此停下,直呼:“天狗食日了!天狗食日了!”
慌張不能止。
唯孔丘與李耳淡定,甚至還就此事議論了起來。
而此時,在高空之上。
有一個少年,身披掃霞衣,手持雌雄雙劍,正在作法。
那大風為他所起。
那幾乎覆蓋了整個魯國,遮天蓋日的黑云亦未他所發。
不但如此。
他還施展道術,引來雷霆,只喃喃道:“孔丘,你害得我母親不認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