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聽得沈堅一番言語。
心中大是認同。
——此實乃阻敵之策也!
雖說不能退敵,可今他知,退敵者并非是他,也非是沈堅,而是那不日則到來大圣人老子。
因即說道:“函谷關地勢險惡,易守難攻,雖敵軍與我軍數量懸殊,然......”
“如依先生的意見,將關內的士卒轉移到那自秦入周必經之西門。”
“再著一些人分散于山間林中,出其不意,游而擊之,雖不能勝,卻能阻三五日之功啊!”
沈堅只道:“也只可阻這三五日的功夫,等到幾日以后,卻是再沒有下一條計策了。”
此是實話,如幾日之前,他如果想,那是辦法多多。
可如今......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而已,連走到函谷關都狠狠吃了一番苦頭。
......
三日以后。
秦軍大軍壓境,直至函谷關下。
尹喜觀秦軍氣勢,自知正面沖突或已無可避免,不禁嘆說:“戰事一起,不知將有多少生靈慘遭涂炭......”
今秦軍來了,圣人還未至。
尹喜不是害怕自己丟了性命,而是擔憂函谷關破,大周與秦與諸國之微妙的關系被就此打破。
害怕天下從此陷入大亂之局!
那邊秦將軍仲猛謂秦王:“君上,末將等已做好準備,就等您一聲令下,踏平函谷關!”
然而秦王自思:“函谷關關令尹喜雖將計策來攔,卻不敢與吾大秦正面沖鋒......
今吾秦之大軍已壓其境,其焉能不怕?”
因答曰:“不急,寡人已派人送信入關,尹喜是個聰明之人,可以再等他半個時辰。”
與此同時。
伊喜接到了一份竹簡。
上邊這樣寫:
函谷關關令伊喜,我大秦之師,勢不可擋,爾之手段,悉已破去。
今限你半個時辰沒打開大門,放我大軍入關。
否則,我大秦威武之師,將強取函谷關......
彼時,所造之殺業,皆有你的一份功勞!
尹喜大怒,直呼:“秦君欺人太甚!為一己之私生無名之師,膽敢如此猖獗!”
彼時。
函谷關西門內有一老者騎牛,經前面一個年輕人牽引而來。
那看門的守將看老者仙風道骨,年輕人相貌不俗,便上前問:“請問老先生,打何處來,要到哪里去?”
那老者抬手指了指一個門外,說:“我們從東邊來,要到西方去。”
那守將聞言,說:“老先生,此時不宜出關,秦軍已到了西門外,馬上就要攻關了!”
“這個時候西出......太危險了!我不可放先生入關,還請先生哪里來,趕緊回去吧。”
這時。
那牽牛繩的年輕人向守將說道:“將軍,這位是老子。”
那守將一驚:“可是我大周聞名天下的大圣人老子?”
老者含笑:“我是李耳。”
聞言,守將面上喜極,一方面忙道“失敬”,一方面又說:“此事滋大,還請先生稍等片刻,我馬上去稟告關令。”
說罷,直往城樓去。
老者見狀,即取出一個全新的竹簡,在上邊書寫文字......
那守將一見到尹喜,即大呼:“將軍,圣人老子先生到了!”
尹喜一喜,忙問:“可真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