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侍立在孔丘身后的子路說:“可不是么,先生!不過......我家老師拜的那位小先生,如今已不在人世了......”
此話讓人聽了,或許只是感慨。
可沈堅卻是很清楚。
項橐七歲圣人師,卻十歲而亡。
實乃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圣人師的名頭,太大了!
小小年紀、出生普通的項橐承受不起......
不過,沈堅也知道。
死亡,對于項橐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兒......
——沈堅已與平心娘娘有過溝通,平心娘娘得知項橐此人后,決心要讓其來生復投項氏,予之日后一場造化......
——待孔子證道,功德降下,項橐亦是有機緣分得一些,來生或可以得個正果。
因是,沈堅只是保持微笑,對子路說:“萬事自有定數,一死生之間,焉知禍兮非福?”
子路聽得有些不明所以,然而孔丘卻撫掌大笑:“大善!”
“先生果然是隱士君子!”
沈堅:“君子談不上,隱士倒勉強些能數得上。”
說著,自袖里取出春秋筆,遞與孔丘,說:“我與孔圣人今日相見,也算有緣,這支筆便贈與您,留個紀念。”
孔丘將筆接過。
只見那筆簡單至極,卻又古樸大氣。
上刻有“春秋”二字,其內仿佛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然而筆雖好,孔丘的注意力卻不在筆上......
只見孔丘隨手將春秋筆收入懷中,向沈堅深深一拜,說:“丘,多謝先生賜筆!”
又說:“先生之大才,丘深有所感!”
“敢問......先生何不入世,輔佐一國一君,治天下太平,傳萬世之功?”
此言聽罷。
沈堅搖頭不止,卻是饒有深意地說:“我已說明,我是方外之人。”
這話是婉拒。
卻也說的是沈堅的心里話。
如果是穿越之前,有這么一個人邀請他去做官,他定時欣然答應。
可如今成了仙人,有了系統,掌了大教,還混元可期了......
這區區的人世間那些富貴榮華,功名利祿,算得了什么呢?
孔丘年越六十,聽到沈堅此話,自是也有些感慨。
乃向沈堅辭行,言辭之間甚是不舍。
沈堅只說:“我與您有緣,日后還有再見之機。”
......
一年之后。
孔丘與弟子在陳國、蔡國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被楚國人相救。
打楚國返回衛國時,孔丘一行人又遇上了隱者。
沈堅自然是故意在這里等待的,不過見了孔丘,裝作巧遇:
“這不是孔圣人呢?您怎么在這里?”
孔丘亦認出了沈堅,當時笑說:“此非贈我筆具之隱士也?”
“是我。”
沈堅上前,與孔丘見過禮。
這時,有子路上前作揖說:“先生,當日一別,先生便音信全無。”
“我老師也曾將你找尋,只是找不到,這一年里對先生甚是想念......”
“現在可好了!”
——這是真為兩人重逢感到高興。
沈堅與孔丘相視一笑,隨后向孔丘說:“當日別時,我便說過,日后自有再見之機,現在可不就再會了么?”
孔丘作揖說:“先生神機妙算,丘甚是欽佩。”
說罷,又再次向沈堅發出邀請:“先生與我也算有緣,何不與我一同返衛......”
話未說完,沈堅已經打斷了他:“孔圣人啊,我志不在此,還望海涵。”
孔丘意識到自己求賢心切,一時失言,急忙說道:“先生哪里話,丘絕無強迫先生之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