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橋的環境確實不錯,得益于這條支流,建成一個養生公園,由于地方確實太偏,估計政府也不知道要開發成什么,就簡單的做了一個小項目,投資也不大,后期重改規劃也沒有太大的損失,總比荒廢在這里好。
預算有限,自然監控設施就不是很完善,可以說一個監控都沒有,不知道經過這件事之后,監控會不會趕緊裝起來。
“這條路是唯一的出入口嗎?”江浩指著前面的一個進出口問道。
“不是,這里一共有三個路口,三個路口的監控我們也都調出來看過,可是攝像頭都是只照著路上的車輛,具體哪輛車進來了,根本看不到。”
江浩沒有說話,點了點頭,主路上的車輛還是很多的,想要調查這幾個路口的車輛,難度也是很大的。
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一個大活人,突然死掉了,沒人報警,也沒有人尋找?這真的太奇怪了!
“那個水果店在哪?我們去問問吧!”
現場江浩看了一遍,自己的技能也沒能發揮出什么作用,還是再去水果店了解一下情況。
趕到最近的那家水果店的時候,發現門口已經有了一輛警車了,估計是蘇警官的同事已經在現場調查了,蘇警官看向江浩,意思是我們還下車嗎?
既然已經有人在里面了,江浩也就沒打算下去,而是打開了之前自己隨身帶的,那張劃過圈的地圖,看了起來,學過一點犯罪心里學的江浩開始把自己代入到一個殺人犯的心理。
尸體穿著睡衣,顯然是在室內,身上除了截肢的傷痕以及頸部的勒痕外,沒有其他搏斗痕跡,頸部的勒痕疑似用繩勒至死,能在嫌疑人沒有任何反抗的狀態下,用繩把人勒死,可能受害人應該是在睡夢中。
那就可能是夫妻、情侶或者情人關系,第一案發現場肯定是在室內,那么通過假設:
受害者住在A點,水果店是B點,那么拋尸點就是C點,A點和B點應該是最近的,女孩子喜歡吃水果,所以這不可能舍近求遠,那么AB之間取最近。
江浩在地圖上尋找符合這一條件的居住區和水果店,在那幾個符合要求的地方做了記號。
其次C點的位置就很關鍵,C點不能太近,太近了嫌疑人沒有安全感,可又不能太遠,太遠了地理位置不熟。殺人拋尸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里,那么這個地方就要求嫌疑人偶爾來休閑放松過,或者情侶之間散步來過,地方熟,那么......
蘇麗看到江浩盯著地圖一言不發,也不說下車,也不說去其他地方,于是把車子靠邊熄了火,沒有打擾江浩的思考,而是下車去到水果店和里面的同事打了個招呼,了解走訪的情況。
江浩在幾十種可能中尋找最大的可能,在自己腦海中重新過濾了哪種可能最小,反復的排版過濾。
要不是江浩有技能加持的大腦,可以超頻工作,還真不一定能處理這么大的信息流。
而且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個算法能達到真正的人工智能,可以幫著分析犯罪心理學。
統計完成后,留下三種可能性最大的三種位置排版,并按高低做了排列。
“我想到了,我們先去玉華路的那家水果店。”
江浩清醒過來后,發現蘇警官已經下去了,就準備下去叫她,一起出發,先去玉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