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建新的內心有些急,但是作為董事長,榮辱不驚是他的基本功,無論多在意,他也是這樣的一種不卑不亢的狀態。
要不是羅方榮在電話里聽到過董事長的激動,他還真以為對方不急呢。
“拿下來了,但是對方要求占四成股。”
“四成?你不是說三成嗎?”
聽到項目已經拿下來了,劉建新暗自松了一口氣,但是對方的占股從30%直接提升到40%,讓他心里隱隱不能接受。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本來想要再壓一壓對方的,但是對方突然變得非常強勢,轉身就走,一點商業談判的經驗都沒有,我把他喊回來再談時,對方直接報價40%,不行就去找其他企業合作,如此愣頭青的做法,是我始料未及的。”
直到現在,羅方榮依然不能理解江浩的所作所為。
“這個郝斌調查過了嗎?他的藥方來路正常嗎?”劉建新若有所思地問道。
“調查過了,身世清白,父母健在,資料顯示他們家是中醫世家,大學四年后考到了南省醫學院碩博連讀,溫學江和陳建華兩位教授對他的醫術也是推崇備至。”
“哦?兩位教授能同時推崇他的醫術,看來確實有兩下子,只是這40%的占股,太高了。”
劉建新是資本家,當確定項目有合作的基礎時,他會將利益拿到臺面上看,他們山河藥業,出人出力出錢出關系,沒錯,一款新藥上市,沒點關系,你三五年也別想上市,可就是這樣,最后卻只占六成,少了!
“那這個合作?”羅方榮小心翼翼地問道。
“先和他合作,這藥必須在我們手里上市,同時讓實驗室進行逆向分析藥效,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藥性相同的藥代替,爭取繞過專利,到時候在把這個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家伙踢出局。”
劉建新的想法很簡單,先假意合作,讓新藥上市的第一家企業打上山河藥業的標簽,同時讓自己的研究部門,尋找專利漏洞,用其他相同藥性、或者類似藥性的中藥代替,只要能達到相同藥效,就一把踢開對方,他自己有完整的上下游渠道,何必將大頭分給別人。
“好的,我會盡快安排的。”
“嗯,去吧,記得做好保密工作,上次的事,我不希望再來一次,這次咱們新藥,我希望能打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等到我們新藥上市,他們再想仿制,始終都會落后我們一步。”
劉建新走一步看三步,已經將后面要走的路看透了,只要按照他的戰略思維,山河藥業將會有一個飛躍,一躍成為國內的頭部藥企。
只是想法是美好,但是事情的發展會如他意嗎?他想著占別人的便宜,別人又何嘗不是在利用他,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商人逐利,無利不起早。
江浩之所以與山河藥業合作,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他只有一千萬,一千萬看似很多,但是想讓新藥上市,無異于癡人說夢。
他一沒資質,對,生產藥品需要《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沒那玩意,你就是生產的是仙丹,也不能生產銷售。
沒廠房、沒供應鏈、沒生產設備、沒工人生產、要啥啥沒有,純屬空手套白狼,與山河藥業合作,他可以了解行業現狀,接觸業內人士,為以后他爹打下堅實基礎。
是的,他又準備坑爹了。
錯了,是望父成龍了。
畢竟國內的行情,就是喝酒吃藥,掌握A股兩大法寶,何愁江父不能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