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我們一般常見的鞋底花紋分為:橫條紋、直條紋、斜條我、V形條紋和圓圈形條紋等,但是案發現場的這種紋路卻有些奇怪,感覺有些像某種圖騰的花紋。”
由于室內的瓷磚地面采集到的腳印非常的淺,在多波段光源的照射下,也才隱約看出一個腳印的形狀來,又加之鞋底花紋復雜,一時難辨去花紋的具體細節。
左右猜測也不是個事,杜國平想了想還是說道:“這樣吧,這組腳印,我先發給國際刑警總部的情報科查證一下,或許能有些線索。”
見此,江浩只得同意,因為他此時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現場杜國平帶來的聯合調查組,都是些精兵悍將,他們各司其職,按標準執行勘查命案現場,周圍的鄰居們也都被剛剛杜國平安排的人,仔細詢問最近有沒有發現什么奇怪的現象。
從江浩得出的結論看,兇手并不是半夜潛入的,那么就是在白天,或者傍晚的時候才潛入死者家里的。
在這個時間段里,正是村民比較活躍的時候,應該會有一些目擊者能看到什么吧!
當然,這些都只是江浩的猜測,他走出屋外,在兇宅外看了一圈,想要找到兇手的潛入方式。
兇手連最基本的腳印都沒有放在心上,那么他的潛入方式,大概率也很容易被發現。
有著‘勘察術’技能的加持,江浩這臺人肉顯微鏡,好好地觀察了周邊情況。
喬家村的民房,左鄰右舍之間房屋的樣式基本上也都大差不差,家家戶戶挨排排,中間留個小弄堂。
看到這個小弄堂,江浩一愣,頓時知道兇手是怎么進入房屋的了。
弄堂很窄,人的臂展不能完全打開,因此很容易撐著就爬上去了,幾乎都不費什么力氣。
而且環境還隱蔽,左右看不見人,前后也很少會有人注意這么小的弄堂。
加上攀爬不費勁,滯留時間短,這些都能減少被人發現的風險。
查看兩面墻上的水泥,確實有攀爬后,鞋底摩擦留下的痕跡。
“也不知道村里有沒有安裝治安攝像頭。”
江浩暗自思索,感覺案子也有些扎手。
農村不像城里,到處都充滿了攝像頭,只要你敢犯罪,就能還原你全部的行動路線。
但是農村地廣人稀,想要全方位覆蓋攝像頭,基本不可能。
如果有重要的路口,或許還有可能找到有用的攝像頭,但是像鄉村里,一般這類攝像頭都很少用到,什么時候設備壞了,都可能不知道,也就沒能及時修理,大部分時候,都是瞎子的眼睛——純裝飾作用。
好在,這次杜國平帶來的人非常專業,都是擁有豐富經驗的刑偵人員,江浩自己的壓力也小了很多。
就在這個時候,王紹東開著警車過來了,剛一下車,他就看到了站在屋外,四處觀察的江浩。
“小江。”老遠,王邵東就沖著江浩打了個招呼。
“王隊,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