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打開手機,看了看他們雙12專案組群里的內容,一組和二組都已經在群里開始反饋他們目前的調查內容了,只是調查難度非常大,19年前的檔案,保存不善的都已經沒有了,即使剩下的,也都是殘缺不全的。
可就是這樣,他們也沒有放棄,還是不斷的翻閱著剩余的檔案,然后歸納總結,遇到符合犯罪嫌疑人條件的,他們也會在群里通知三組一聲,好讓他們開始行動,前往對方的住址,采集DNA數據。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采集,被19年前的專案組已經采集過的嫌疑人,他的數據都已存在數據庫里了,則不需要再多跑一趟,只需挑那些漏網之魚,相對來說則少了不少。
“像這樣子,20天能不能破案,還真不好說。”
會議上,江浩的牛逼已經吹出去了,表示自己20天就能破案,但那個時間,卻是系統要求的時間,如果沒有完成,他的任務也將失敗。
系統任務失敗了,雖然沒有懲罰,但是裝逼失敗的話,可是會降低他在隊員們心中的聲望值呀!
江浩揉了揉眉心,為了不威信掃地,讓其他人以為自己是愛說大話的人,他必須盡快想出思路,指引所有雙12專案組隊員們努力的方向。
“已知兇手不是本地人,且又熟悉當地環境,那么他在龍橋鎮一定生活了一段時間了,那么他是外來務工人員的身份基本就明確了,也就是說這個思路并沒有錯,那就是企業方向找錯了,什么企業才會提前一個半月放假?”
江浩再次拿出那張表格,256家企業躍然紙上,但就是沒有一家企業的春節放假時間能對得上。
“難道說,兇手作案后依然淡定的上班?
不可能,他心這么大的話,又是如何逃過警方第一次的盤查呢?”
江浩發現越是調查,出現的問題就越多,他自己反而是越來越糊涂。
“不行,我要摒棄所有前輩們的調查,知道得越多,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判斷。如果時間回到19年前,那個雨夾雪的夜晚,兇手第一次作案,并拋尸,第二天群眾報警后,正好是我出得現場,那么我會怎么做?”
用代入法,在思維上,江浩成功穿越了時間,回到了19年前,他作為當時出警的警員,第一個抵達了現場,會做什么?
想到這里,
江浩頓時把案情分析板上多余的資料都收了下來,唯獨留下,案發現場時所拍攝的照片,并仔細地觀察這些照片,想看看是否還有遺漏的細節。
兇手拋尸的地點并不隱蔽,可以說,沒有做任何的偽裝處理,但凡有行人路過,都能第一眼發現躺在冰冷泥地上的赤果果的尸體。
這說明什么?
說明兇手他沒有車!
有車的話,他第一時間想到的絕對是找個隱蔽的地方拋尸。
不僅如此,從側面也反映了,這很可能并不是一起有預謀的犯罪,而是屬于激情犯罪。
兇手的拋尸手法非常的生疏,大晚上的,背著一個赤果果的尸體進行拋尸,那時候兇手的第一想法只會是盡快地脫手,別讓人看到,其次才會考慮拋尸的隱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