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潯在宋良耳邊小聲說了幾句,接著宋良導演從長桌后走了出來,手里還拿著兩張紙,他將其中一張遞給鮑小安說道:“你先熟悉一下臺詞,一會我和你搭戲!”
鮑小安接過臺詞道:“好的導演!”
過了一會。
“準備好了嗎?”宋良道。
“好了導演!”鮑小安回道。
臺詞很短,鮑小安只看了一遍就完全背了下來。
這時宋良念道:“你野性未除,連傷三命,佛祖也不寬容于你,你回去吧!”
說完后金峰轉身就走。
鮑小安急忙跟上,并神情悲憤道:“師父,師父,你錯怪我了,那白骨精是個妖魔,它幾次變化,為的是加害于你,你卻屢次地趕我,好,我走!我走!”
接著鮑小安向另一個方向走了幾步,然后停下腳步,又過了一會,鮑小安又反過身來追上宋良,口中求道:“師父,師父!”
李潯和宋良對視一眼,宋良笑著問鮑小安道:“你手里拿到的臺詞就只到‘我走,我走!’兩句,接著你也確實走了,可是為什么你又回過頭來再次叫了兩聲師父?”
鮑小安道:“導演,從臺詞中可知,我飾演的角色打死了人,還是一連打死了三個,所以他的師父要趕他走,但從他的解釋中又可以看出他打死的其實不是人,而是妖魔,所以他是被冤枉的,所以我要演是一個很尊重師父,不想走,卻因為師父不知真相而不得不走的人。”
“一個人被尊敬的人冤枉后會有什么反應?首先肯定委屈,其次還應該有悲憤,傷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情緒,而不甘心肯定也是角色此時的重要心理特征。”
“那角色不甘心又會有什么反應?常理來說,應該會猶猶豫豫,會一步三回頭,會盼著冤枉他師父能及時醒悟并回心轉意,會盼著旁邊的人幫自己說兩句話,所以他必然不會走的很干脆,甚至還要回過頭來接著請求師父收回成命。”
宋良導演回到長桌后面坐下,然后和李潯耳語了幾句,李潯跟著點了點頭。
試鏡演員在拿到劇本以后,一些不夠專業的演員會直接背臺詞,但是背了半天臺詞以后發現什么也演不出來,這里面的原因就是沒有抓住這場戲的核心,核心就是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比如讓你演一個人男人推開女人后頭也不回的上車離開,這時你要演的不是推開女人并上車離開的這個結果,而是要找到他推開女人并上車離開的原因。
但是演員試鏡的時候經常來說時間都是不夠充分的,那怎么辦呢?這就要要求演員在臺詞的字里行間中分析出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了。
宋良導演沒有和鮑小安繼續聊下去,今天要試鏡的人很多,大家需要抓緊時間,一直到下午七點半,整場試鏡才算完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