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董、戴總,按照拍攝計劃,初步估算電視劇的制作經費為8億元左右,而且……”匯報到這里,電視劇事業群總經理洪峰頓了頓。
戴盈問道:“而且什么?”
洪峰接著道:“預算很可能會超出,這是按照最低標準得出的預測結果。”
會議室高層們面面相覷議論紛紛,尤其是電影事業群的高層,顯然對這個預算有些不以為然,就連創下無數奇跡的《鋼鐵俠》和《終結者2》也沒花這么多錢,一部電視劇而已,再賺錢賺的過這兩部電影?電視劇事業群的人簡直瘋了,這是崽賣爺田心不疼!
“也不要所有項目都按最低標準來,不要怕花錢。”說著李潯看向其他人,尤其是電影部門方向,接著說道,“《三國演義》將來會是公司最重要財產之一,等把這個IP坐起來,電影部門會憑空多出一堆可拍的故事,到時候整個公司都能躺在這本書上舒舒服服地賺錢,其價值不該和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來對比。”
向東說道:“《三國演義》雖然是董事長的小說,可三國人物都是歷史人物,三國IP火了,任何一家公司都能做相關的作品,我們并不能獨占三國收益。”
會議室眾人大多微微點頭,向東說的不無道理,《三國演義》和《西游記》不同,《西游記》中的角色絕大多數都是李潯原創的,沒有潯盈授權,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但潯盈集團無法阻止別人拍劉備曹操,對方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根據《三國志》改編的,和《三國演義》沒有任何關系。
李潯點了點頭,說道:“獨占三國收益確實不太可能,但《三國演義》畢竟不是《三國志》,《三國志》里也沒有《桃園結義》、《千里走單騎》、《空城計》、《草船借箭》、《青梅煮酒論英雄》,里面還有很多和史實不符之處,大家拍《三國志》我們不反對,拍《三國演義》原創的情節我們肯定不會答應,如果《三國演義》比《三國志》名聲更大,老百姓對小說里的情節如數家珍,那沒有這些情節的作品老百姓自然不會喜歡。”
潯盈高層不約而同的心中一驚,很多人不由得想道:“最近這段時間,雖說董事長的《三國演義》小說賣的異常火爆好評如潮,很多大師級的人物都出來為這本書背書了,可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對這本書提出了質疑,比如就有人說了:《三國演義》‘捏造歷史’,‘張冠李戴’,‘臉譜化’,‘斗將、兵力浮夸、呼風喚雨,不真實。難道這些都是董事長有意為之?”
“因為這樣《三國演義》就和《三國志》分開了彼此,這樣潯盈集團就能盡可能的獨占三國IP?”
“《三國演義》,一部如此經典的鴻篇巨著,多少頂級教授都說了,這本書根本就不像是短時間內能寫出來的作品,在大家看來,沒有幾十年的人生閱歷,沒有至少二十年的潛心著作,就絕無可能寫出如此高度的作品,可所有人都知道,董事長寫這本書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多少大師級的學者都在喊不可能呢,現在看來不是這么一回事啊,董事長是不但在不到一年里寫出了《三國演義》,而且他甚至有精力算計日后IP的具體運營?為了經濟利益刻意拉大和《三國志》的區別嗎?”
“希望是我想多了,否則……太可怕了!”
接下來會議繼續討論電視劇經費的問題,洪峰聽董事長說不要想著省錢后,詢問李潯道:“董事長,《三國演義》里打仗的戲份太多了,咱們不太可能學港臺那種幾十個人冒充千軍萬馬的拍法,董事長您說過想實拍,我們部門開始的想法是制作大量的紙板人放在遠處,來模擬大軍云集的場面,只要前面幾百個群演演的好,遠處的士兵不會對整體效果產生重大影響,但終究還是會顯得有些僵硬。董事長您看要不戰爭場面改用特效制作?前面幾百人采用真人實拍,后面大軍全部用摳圖做出來。”
要想拍鏡頭更加真實,實拍肯定要勝過電腦特效,李潯記得前世的諾蘭導演就是能用實拍就絕不用特效的,這也是李潯想盡可能用實拍的原因。
不過要不是洪峰問起來,他倒把這事給忘了:“戰爭戲盡可能實拍,不過硬紙板人物就不用制作了,我們全部用真人來拍。”
“真人?”
“全部真人?”